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禁酒令下的茅台危机:当地3/4人口就业受影响

http://www.e23.cn2014-08-07中国经济网

    摘  要:“国酒”茅台可能正在经历1989年以来最猛烈的一次改革冲击,不过,因为“特供和集团采购需提前五年预订”的特殊销售政策,使这一冲击带来的影响,或在五年后才全面爆发。

  茅台预过冬,仁怀谋自救

  茅台很重要。

  在仁怀,茅台为当地提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茅台镇全镇有超过3/4的人口是茅台的职工,包括茅台镇内的一些中小酒厂的老板在内。仁怀市政府“每年调粮、调资金保证茅台的生产,跑北京、协调贵州省几乎占据了仁怀市某些政府工作人员的全部工作时间”。一位参与相关工作的仁怀市政府官员如是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而作为仁怀市的“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扶持项目,仁怀市政府承诺在茅台扩能技改、循环经济科技示范项目建设中将确保投入9.98亿元,建成新增茅台酒基酒2600吨项目和新增7000吨酒槽处理项目。

  为了方便监管服务,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还专门在茅台设立了分局。

  而在贵州省政府的交通规划中,对贵阳经遵义、仁怀至赤水一线的高速公路的建设也被列为重点,仁怀市政府官员称,未来将有多条高速公路经过仁怀,届时仁怀将在一个交通网络中。贵州省的中长期规划中,黔北地区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的规划目的,主要是为方便服务于黔北红色旅游产业和仁怀的茅台制酒业。这些公路一旦修建成功,开车从茅台镇到重庆将只需要1小时,而到贵阳仅需2个小时的车程。贵州省甚至还规划了总投资为13.83亿元的仁怀茅台机场,虽然申报时一波三折,但2012年底还是顺利开工建设了。

  此外,于2010年启动的茅台镇1.6万居民外迁至仁怀市安居的工程,是仁怀市史上最大的人口迁移工作,也是仁怀为保障茅台对环境水源的独占性做出的努力。由于补偿款到位,以及安置小区“国酒新城”的建设标准堪比高档住宅,这项工作的进展全程顺利。

  2011年5月,为了打造“中国第一酒镇”的品牌,促进旅游业和造酒业的发展,茅台镇政府决定把环茅南路建成“白酒品牌展示一条街”,还曾发生强制不卖酒的商铺搬迁事件。仁怀市政府则为茅台专门设置了帮助茅台专司各项事务的岗位。

  不过,时代周报记者采访茅台镇一家酒企总经理,想请其谈谈白酒风暴里的茅台镇及茅台白酒行业,对方却以“时机敏感”拒绝了采访。

  贵州省的产业结构受到诸多制约,常年依靠茅台制造业等寥寥无几的产业。贵州多是山区,发展工业不仅会污染贵州省的土壤空气,还将污染发源于此的三江水源,直接破坏贵州周边省市的生态环境;发展农业又受土地保有量及农耕习惯的限制;贵州省内不仅矿产保有量比较低,开采难度比较大,同时矿品位也多数偏低,投资开掘意愿低;而发展渔业、旅游业、文教等产业也受交通条件影响难以实现。

  “如果此时再放弃几百年来所依赖的白酒酿造产业,贵州省的区域经济势必受到重创。”一位贵州出生成长,如今在北京工作的学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如今,赤水河两岸的各级政府不约而同地开始思忖,是否应该向下游省份索要环保生态补偿来增加财政收入摆脱贫困?此前,瑞典、挪威等多国外籍环保人士,为保留贵州的原生态已连续多年向贵州省最穷困最落后的黔东南州等地区支付此项费用,挽救了贵州省最大贫困县黎平县等一些特困县的财政。

  但仁怀市政府的官员们并不担心此前在茅台镇花大力气兴建的仁怀名酒工业园。中国人生老病死离不开白酒,几年的财税总结报告显示,如星斗般密布于茅台镇每个角落的大大小小的作坊、酒厂每年上缴的利税,已渐渐可与茅台比肩。

据仁怀市政府的公报显示,2013年,仁怀市白酒产业逆势而上,培育新增规模白酒企业20户;完成规模以上白酒工业增加值350亿元,同比增长28%;完成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总产值380亿元,同比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