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诺基亚,那个我憧憬的公司,那个我热爱的公司,就这么完了,我在诺基亚的岁月,我的青春,被放在了阴暗的深处,再见Nokia,再见我的青春”,微软中国本周向被裁员工公布了裁员补偿方案,一位诺基亚工作多年的员工如此告别。
当初要离开?她告诉北青报记者:“当时在诺基亚干了三年,确实进步很快,部门间的合作很默契,但再往上晋升基本没有空间,很多在诺基亚干了十来年的同事到被裁员之前还是普通员工。此外,虽然诺基亚的工作环境好,也不用加班,但其薪水在同类企业当中并不算高。”王琦也反映了类似现象,在诺基亚干了8年到10年的同事很多,但职位并不高,没有大的升迁空间。为此,很多人就混日子,因此诺基亚人浮于事的现象很严重。
曾经有78%的员工选择安卓系统
诺基亚让李星失望,除了人浮于事,更关键的一个原因是上层屡次决策失败。2008年诺基亚收购了塞班公司,破坏了塞班操作系统已形成的强大生态系统平衡。随后又过早宣布放弃塞班操作系统,使得塞班操作系统生态系统顿然瓦解。此后,把谷歌作为其向互联网转型期的主要竞争对手,错过了利用安卓操作系统崛起的机会。之后,仍然忽视手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把手机主要功能依然定位在2G通话上,可是这时用户已开始逐渐上网、聊天、看视频了,而且已经离不开了。
李星说,最终让她下定决心离开的还是诺基亚的“大企业病”。“早在2007年下半年诺基亚就决定要做一家互联网公司,并且还推出了相应的OVI商店,类似如今的Apple store,但真正到落实的时候,推进非常慢,就是这样一个决定,在诺基亚分布在全球的大区都走下来就要半年的时间。最后因为给开发者的钱不到位,OVI商店并没有真正做起来。其实诺基亚当时根本不差钱,问题的实质是虽然诺基亚口号喊得响,但骨子里并不想真正改变。”
提到当年能让诺基亚成功转型的OVI商店,王琦也十分痛心,OVI商店刚推出没多久,里面有很多让人骄傲的应用,包括OVI 地图、具有微信功能的应用等等,你要知道那时候Apple store可供下载的应用非常少,只有收费的歌曲可下载。“但诺基亚做得太早了,当时网速跟不上,用户对智能手机的使用习惯也没有培养起来,不能让董事会看到确定性收益,自然不愿意支持,只能被迫搁置。等3G时代真正来了的时候,诺基亚已经落后了。”
在智能手机时代,错过先机的诺基亚并未实现弯道超车,而是一再延误战机。一位前诺基亚员工在一篇文章中表达着自己的愤怒,“我真的痛恨诺基亚的高层,前几年,公司内部有个投票,表决是否采用安卓系统,结果78%同意。可惜基层员工的意见被完全忽视。这几年完全在瞎折腾,折腾了无数系统,放弃了无数系统,好多产品都到了最后阶段,一句Cancel(取消),立刻所有的手机都销毁,这都是钱啊!”“诺基亚这几年几乎一年一个系统,折腾呀,其实北京的研发力量还可以,大卖的Lumia 520是北京这边做出来的,非智能手机部门很大一部分研发也在北京。如今诺基亚还能活着,全靠非智能手机部门以及诺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