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否认400亿估值融资:海外信息泄露升级
摘 要:坊间传闻小米已获第五轮融资,估值400亿美元,甚至更高。但小米方面对此予以了否认。
融资,投资方包括启明创投、顺为基金、IDG投资、晨兴资本、高通投资和淡马锡,估值为10亿美元。12月18日,小米手机1第一次正式网络售卖,官方数据显示,5分钟内30万台售完。
每一次小米手机推出的背后,几乎都有高调的融资做支撑。2012年8月,小米第二代手机正式发布,而为此站台的,是两个月前,小米的第三轮2.16亿美元融资。估值40亿美元。
2013年8月,小米推出红米手机正式杀入千元智能手机市场。为此次产品线扩张买单的,据悉是俄罗斯DST,融资金额未透露,这次估值达到100亿美元。
以第四轮100亿美元估值来算,小米团队投资回报为41.7倍;晨兴创投、IDG、启明创投第一轮投资回报41.7倍,第二轮为10倍;顺为基金、高通投资和淡马锡投资回报则为10倍。
如果以市场疯传的400亿美元估值来算,则投资方更赚得盆满钵满,小米团队投资回报为166.7倍;晨兴创投、IDG、启明创投第一轮投资回报166.7倍,第二轮为40倍;顺为基金、高通投资和淡马锡投资回报则为40倍;俄罗斯DST也有4倍回报。
海外市场出师不利
虽然早在2012年,雷军就曾表态小米五年内不会上市,徐洁云也否认了上市计划。但是,频繁的融资背后,是无法规避的巨大的上市压力。
而要想在上市的时候取得更好的估值,小米最不能忽视的就是海外市场。
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4年第2季度,小米跃居中国手机市场市占率第二,仅次于三星,差距小于2%。但在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名分别为三星、苹果、联想、华为、LG,其中三星市占率34.9%,而小米与索尼并列第六,市占率4.0%。这是小米宣布全速布局海外市场之后的成绩。
但是,海外市场的开拓并不顺利。目前最让雷军伤脑筋的莫过于小米被指私下回传用户数据事件。
2014年7月底,小米旗下中低端智能手机红米Note被爆未经用户许可,持续将用户数据回传至北京服务器。
8月8日,台媒报道,信息安全公司F-Secure对红米手机进行了实测,对回传事件进行了证实。两天后,小米承认“有一项‘网络简讯’功能会‘自动启动’回传手机号码至北京”,并发布OTA升级包,表示关闭“网络简讯”自动启动功能。但台湾“国家传播委员会(NCC)”表示,小米有两款手机涉事,已展开调查,而其他经NCC认证过的手机都需小米一并做说明。
无独有偶,8月14日,继台湾之后,新加坡监管部门也表示正对一起小米手机涉嫌用户隐私案进行调查。一时间,小米手机被推上风口浪尖。
这对小米而言,仅仅只是开始。据行业人士分析称,国产手机进军海外,最重要的即是知识产权。而小米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积累则非常薄弱,将直接影响其海外市场的发力。此外,小米在内地向苹果学习的饥饿营销仿佛并不受海外用户所接受。7月31日,台湾公平交易委员会表示,台湾小米去年底举办的3波手机抢购,涉虚假销售数据,罚款60万新台币。
- 小米发布MIUI6系统 采用扁平化的设计风格(2014-08-18)
- 小米手机涉嫌泄密遭查 4年品牌积累或功亏一篑(2014-08-18)
- 被曝泄密、虚报销量 小米进入“烦恼季”(2014-08-15)
- 小米在台陷收集用户信息争议 关闭相关自启功能(2014-08-12)
- 小米手机未经允许上传用户数据 存泄露隐私风险(201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