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抗击埃博拉正陷入“五个误区”

http://www.e23.cn2014-10-13光明日报

    摘  要:第69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库泰萨10日说,埃博拉疫情可能成为全球性危机,各方应加紧从资金、人员等方面继续为抗击埃博拉提供支持。世界卫生组织1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日,全球7国累计发现埃博拉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8399例,其中死亡4033人。世卫组织官员相信,真正死亡人数可能比这一数字要高许多。

  第69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库泰萨10日说,埃博拉疫情可能成为全球性危机,各方应加紧从资金、人员等方面继续为抗击埃博拉提供支持。世界卫生组织1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日,全球7国累计发现埃博拉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8399例,其中死亡4033人。世卫组织官员相信,真正死亡人数可能比这一数字要高许多。

  从事全球卫生问题研究的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劳丽·加勒特10日在《华盛顿邮报》刊文指出,美国抗击埃博拉病毒正陷入“五个误区”。

  误区一,认为埃博拉病毒不会在富裕国家蔓延。

  欧洲、北美以及亚洲的富裕国家一直以来信心满满,认为凭其拥有的先进医疗设施,可以遏制住这种病毒。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主任汤姆·弗里登曾表示:“我们有能力遏制埃博拉病毒在美国蔓延。”当然,如果这种保证单纯是出于缓解人们紧张情绪,自然无可厚非。但必须看到,人类至今尚未找到一套可以不被埃博拉病毒感染、百分百安全的防护系统。比如,西班牙政府日前就确认,在马德里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女护士特雷莎·罗梅罗就是在脱下防护服时,用未经消毒的手触碰自己的脸,因此感染的。根据人类对埃博拉病毒、“非典”病毒的认识,它们主要通过物理接触传播。“非典”病毒2003年在亚洲各地蔓延,包括发达地区的香港在内,医院里有大批医护人员被感染。

  加勒特认为,一些发达国家“傲慢”地认为,先进技术和良好应急计划可以保证埃博拉病毒不会传播。由于“傲慢”,加拿大多伦多的顶尖医院当年才不得不与“非典”病毒进行抗争。相比之下贫穷得多的越南却早已控制了这一传染性疾病。由于“傲慢”,2013年世卫组织在会议上削减了该组织对传染性疾病“爆发—反应”的预算,更多地关注癌症、心脏病治疗。由于“傲慢”,每当传染性疾病刚一得到控制时,政界人士便提出削减公共卫生预算。但是,当出现新流行病时,人们却只会在绝望中大声呼喊。

  误区二,认为美国“9·11事件”后积累的应急能力足以抗击埃博拉病毒。

  “9·11事件”后暴发了炭疽邮件事件,时任美国总统乔治·布什曾签署命令,要求做好防范大规模生物恐怖主义袭击的准备。从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国防部到医院、社区诊所以及快速反应队伍,都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流行病可能爆发、恐怖生化袭击方面的演习。根据预先的设定程序,美国每一个卫生部门都可随时准备迎治高传染性疾病。军队和卫生机构得到高达数十亿美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对高致病性微生物的快速诊断、疫苗开发和治疗。每份演习名单里,埃博拉病毒都位列其中。如此看来,花费了数十亿美元和无数次演练后,得出“美国已做好准备”的假设似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然而,加勒特却不这样认为。他说,无论是军队还是民众,大多数演习的假设都是经历“生物攻击”:警察、消防和防疫人员身穿生化防护服;受感染者被确诊、隔离和治疗,然后危害消除。各场演习中,都没有针对传染性病人的治疗,致使卫生人员反复暴露在污染环境中。如今,面对西非提出的援助请求,美国国际开发机构的回答是“没有处理该流行病的成熟经验”。

  误区三,认为埃博拉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加勒特认为,埃博拉病毒的确正在变异,但不是基因突变。《科学》杂志8月刊登的研究报告显示,该病毒已发生超过300次突变。不过应明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