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饰须警惕缺斤少两 误差超0.01克可获双倍赔偿

http://www.e23.cn2014-10-30中国经济网

    摘  要:对于百姓来说购买金银珠宝饰品是件大事,但所购买的饰品是否足量、珠宝店用的计量工具是否准确,却是很多缺少专业知识的消费者难以判断的。近日,部分知名珠宝企业因金饰重量不足遭到媒体曝光。

  对于百姓来说购买金银珠宝饰品是件大事,但所购买的饰品是否足量、珠宝店用的计量工具是否准确,却是很多缺少专业知识的消费者难以判断的。近日,部分知名珠宝企业因金饰重量不足遭到媒体曝光。

  据中国江西网10月份报道,南昌市施先生在某知名珠宝专柜购买的足金吊坠只戴了5天就脱落损坏,更让施先生气愤的是,“这枚金坠标称总重量为7.5克,但称重后实际重量只有7.4克,对此施先生质疑吊坠标称的重量有误。”

  中国经济网记者查询《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发现,金饰品每件不超过100克的,允许最大负偏差仅为0.01克,施先生的这枚金坠重量误差为0.1克超出法定10倍。

  金吊坠“少重量”惹争议 消费者:标重有误

  10月12日,南昌市民施先生在南昌市百货大楼某知名珠宝专营店,花费2190元买下一款名为“时来运转”的足金和田吊坠。

  施先生告诉记者,“金坠是给儿子买的,只佩戴了五天,足金就与转轴脱离掉落下来。”

  无奈的施先生只能拿着断裂的金吊坠找到购买的珠宝专柜寻求更换,该珠宝店工作人员表示,“此类问题是受外力碰撞所致,只同意返厂维修。”对此,施先生予以了拒绝。

  “为了确认吊坠的重量,施先生要求对这枚吊坠进行称重。”施先生说,经专柜称重后确认,该金坠标称总重7.5克的足金吊坠,实际重量只有7.4克。

  对此,该珠宝专柜人员解释称,“所少重量在佩戴中磨损了。”而施先生则质疑吊坠标称的重量有误。

  10月20日下午,施先生又来到南昌市百货大楼该珠宝专营店。为核实吊坠是否“少重量”,该珠宝店工作人员对吊坠进行了称重,证实总重为7.4克。对此,负责人邓店长致电厂家后表示,“厂家称因出厂产品多,难免出现称重误差。”

  而对于吊坠足金脱落一事,邓店长表示,一般情况下,不受外力碰撞不会脱落。最后,邓店长请示厂家后表示,同意为施先生更换同款吊坠。

  北京一位珠宝销售人员李女士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这家知名珠宝商的重量误差解释很难让人信服,施先生的金吊坠只佩戴了5天能造成多大的磨损呢?这家珠宝店有可能在推卸责任。

  金饰重量偏差超0.01克可获双倍赔偿

  中国经济网记者查询发现,2004年国家修订的《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出台,销售有关商品的合法误差被界定清楚。超过法定误差允许范围,商家要负法律责任。

  《办法》规定,金银饰品销售称重时,商家必须使用专门的精密计量仪器。金饰品每件不超过100克的,允许最大负偏差仅为0.01克,相当于金饰品质量的1/10000。低于100克的银饰品最高负偏差为0.1克,对于食品类商品的计量管理,《办法》规定按照品种和档次分为四类,售价越高的,允许的重量误差越小。

  另外,《办法》还明确规定了对市场计量的监督管理,对违反规定的经营者,消费者可以在本城市直接拨打12365举报投诉,并依法要求不法商贩双倍赔偿。

  业内人士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施先生购买的金坠重量误差超出法定10倍,这种明显的缺斤少两,有牟取暴利的嫌疑。”

  “市民购买时应注意对首饰的质量(重量)进行核实确认,建议现场复秤并与首饰标签上的重量进行核对,并将商品的质量(重量)登记在购买凭证上。”业内人士说。

“消费者要注意珠宝商使用的计量器具是否分度值精确到1mg或以上级别的天平,同时观察其是否经过法定计量机构检定,即留意天平上是否有包括检定单位、检定员姓名、检定日期和有效期等信息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