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个完全由互联网打造而成的品牌,短短8年时间,在“双十一”的舞台上频频闯关,韩都衣舍让自己登上了互联网女装服饰老大的“宝座”。
茵曼:将文艺进行到底
每年的“双十一”,2010年680万元,2011年1787万元,2012年7000万元,2013年实现1.65亿元,成为当年的冠军。完成了三连跳的茵曼,今年凭借预售2209万元成为预售榜的第一名,在最终的搏杀中位列第三,排在优衣库之后。这个文艺范儿十足的品牌,更是被马云[微博]写进了赴美IPO的招股说明书中。如今,它自己也在谋求上市的路上闯荡。据公开消息,茵曼将在2016年启动国内IPO。
从一个在淘宝平台上滋养而生的女装品牌,到如今的汇美集团,茵曼依靠自己坚持的原创风格将受众锁定了文艺女青年。包括后来延伸而来的子品牌——初语,也始终贯彻这一风格。
据接近茵曼的相关人士透露,创始人方建华学的是服装设计,茵曼在珠海的办公区域被打造得充满艺术气息。挑高的空间原本是方建华最早创立的服装外贸加工厂的车间,改造后的墙壁被刷成木质的颜色,房顶则是各种绘画拼图。开阔的办公区前设一个角落,摆设员工制作的陶艺作品,几扇旧式的木板门据说是从旧货市场淘来的古董。第三层则更像一家标准的互联网公司,除一排排电脑,还有一个检测布料的实验室。
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玩着文艺的服装设计,似乎可以概括茵曼走过的路程。创始人方建华表示,茵曼跟随淘宝一起经历了互联网消费从1.0到4.0的变革。
方建华坦言,“这六年的‘双十一’,走过了1.0的歪打正着、2.0的不顾一切、3.0的全民狂欢,4.0时代则诞生了理性健康的品牌生态商业模型。除了销售竞赛,多品牌、多渠道、多品类的集团协同作战模式走向前台,品牌生态系统的运作能力考验成败。”
而这个设计师老板对4.0时代的概括是,“全球化、移动化、商业化、社会化、生态化。”简单20个字,同样是文艺范儿的调子。但可以解读出他认为“品牌”价值的看重。
理财周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初成立时,茵曼还只是在淘宝上卖着棉麻概念的小品牌,随后进入天猫后,去年打出了唯品会的分类,价格也与普通的设计系列高度分化。而今年的茵曼,已经将鞋包品类正式纳入了自己的销售范围,并成立了独立的茵曼鞋包页面,将忠实的消费者一步步导向自己的平台。
茵曼内部人士介绍,鞋包事业部于去年10月份开始组建,茵曼鞋包的品牌仍然是“茵曼”,产品在今年3月份正式上线运营。
据悉,方建华曾表示,茵曼和集团的发展定位将朝着多品牌、多品类、多渠道方向发展。近期,其在谈及今年“双十一”思考时再次称:“公司内部,新品牌新项目要给足够的养分让它长大,尽力做一个成一个,宁可做精,也不要多做变成负担。”
与韩都衣舍遍地开花的子品牌不同的是,茵曼显得有些保守且专一。即便不少消费者在一个叫“初语”的牌子上花了不少钱,也鲜有人知道其实它体内也流着茵曼的血。截至今年11月11日11点,初语天猫“双11”活动已全面超越去年的整日销售额,而整体销售额也从去年女装排名第九,到今年女装排名第五。
“双十一”结束后,初语也没止步,12日至16日进入“双11”下半场,且打出“新品×限量×爆款×底价”的营销牌,甚至补缺了双十一售罄的部分款式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