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易云音乐VS腾讯,一场“创新者的窘境”对抗与救赎
摘 要:前几年有一本书曾在中国的互联网圈盛行,这本由麦肯锡奖得主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完成的《创新者的窘境》,一经出版就被评选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20本商业书籍之一,它分析了计算机、汽车、钢铁等行业的创新模式,并提出了破坏性创新现象对行业的冲击和影响,解读了那些管理优秀,业绩斐然的大企业在面对革新技术到来时未能很好面对,而收获惨败结局背后的微妙因素。
前几年有一本书曾在中国的互联网圈盛行,这本由麦肯锡奖得主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完成的《创新者的窘境》,一经出版就被评选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20本商业书籍之一,它分析了计算机、汽车、钢铁等行业的创新模式,并提出了破坏性创新现象对行业的冲击和影响,解读了那些管理优秀,业绩斐然的大企业在面对革新技术到来时未能很好面对,而收获惨败结局背后的微妙因素。
当柯达在数码相机的眼中光彩褪去,当诺基亚在智能手机的面前轰然倒下,那些传统的大企业开始坐立不安,开始意识到“破坏性创新”所带来的危机感。
网易云音乐引发的“创新者的窘境”
然而事实上,新一轮的破坏性创新已经开始席卷整个互联网行业,并且来势汹涌,这一次,便是借助着移动互联网风暴而形成的移动端市场地位的争夺。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开始有人崭露头角,令其他有很多传统优势的企业如坐针毡。
网易云音乐,便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款产品。
在《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有提出,为什么那些有优秀管理经验的,有人力财力支撑的企业,却无法面对破坏性创新的到来呢?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在已有的“企业战略和商业盈利”框架基础上,无法做出适应创新技术生存的决定。这个原因,也便是网易云音乐能够以一个后起之秀身份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
移动原生音乐APP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和势态都非常强烈,虽然每个互联网产品都想在此关键时刻抢占移动端,但是现实却总是一堆麻烦,“转型”、“过渡”、“保障用户体验和盈利模式”等等问题都在阻碍着很多产品从PC往移动端的迁移。
网易云音乐则不同,它是一款移动原生音乐APP,它不存在着用户迁移和统一用户体验的困扰,直切移动端,这使得网易云音乐有着“移动基因”的先天优势。这对于其他竞品来说是非常尴尬的处境,因为他们都是PC时代的产物,在PC端有大量的积累,不可能抛弃PC端市场而急速进军移动端,因为在用户迁移的过程中,会产生非常大的流失成本,但是倘若按兵不动,随着移动端市场的进一步扩张,用户也会自然流失,所以这是网易云音乐对手们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
差异化产品定位,抢占用户第一心智
在有了移动基因的先天优势之后,网易云音乐对于产品的定位有了更深层面的理解。加入了大量的社交元素,推出了“歌单”功能,并首次在音乐应用中使用了LBS技术,以及基于大数据、协同过滤等技术的“个性化推荐”,还有电台主播,通过UGC策略增强产品内容的产出和丰富性,这等等一系列的动作,都在告诉用户,这是一个音乐社区应用,而不仅仅是一款音乐播放器。
网易云音乐对于产品的差异化定位,又在抢占用户“心智”上占据先机。更换用户心智的选择是需要非常高的代价,但是抢占一个空缺的心智空间,却需要极小的成本。譬如你以一个播放器的定位去教育用户抛弃他原有的选择,是非常艰难的,但是如果以一个音乐社区应用这样的定位去面对用户,用户就不会产生潜在的抵触情绪,会愿意接受,并且一旦形成这种品牌的第一选择之后,后来者是很难撬动的。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网易云音乐在“移动端原生APP”和“音乐社区应用”两个方面形成在互联网音乐行业中的一次“破坏性创新技术”的展现,这让在互联网音乐行业中那些原有的“大佬们”,心神不宁。
网易云音乐在2013年4月上线,经过短短一年半的时候,就累积到了55
- 网易云音乐“附近”,不止“发现”好音乐(2015-01-23)
- 我是歌手胡彦斌、李荣浩入驻网易云音乐(2015-01-22)
- 音乐场景重构:网易云音乐把耳朵叫醒(2015-01-22)
- 网易云音乐,“大V”粉丝站台各大颁奖盛典(2015-01-21)
- 在网易云音乐里发现二次元(201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