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淘宝“售假”事件继续发酵,继27日“淘宝小二”回击工商总局质疑抽检标准及程序后,28日上午,工商总局在其官网挂出一份名为《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的报告。淘宝网前一天则发出声明,表示欢迎公平公正的监管,但反对不作为、乱作为、恶作为。
为廓清种种认知。”
浙江工商
将重点抓好阿里系平台监管
浙江省工商局1月28日召开全省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15年,工商(市场监督管理)机关将充分发挥机构改革的聚合效应,围绕市场监管领域的重点部位和人民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问题,重点部署开展六大专项执法行动,重拳出击,破要案。其中的“红盾网剑”专项行动明确指出,将重点抓好阿里系平台监管,开展网店信用状况公示,推进网络可信交易环境建设。
淘宝昨日则发微博表示,将继续在全社会招募最优秀的人才,设300人“打假特战营”,专职配合与政府部门、知识产权权利人以及普通消费者在线下的合作和联动,以图利用大数据打假的契机,联动全社会的力量,更为彻底有效的解决全社会困扰多年的假货难题。
买卖双方
假货坑了买家 卖家也受连累
家住北京的梁先生表示,半个月前自己在淘宝网上看到一件羽绒服,原价1800元,限时折扣价为280元。产品介绍标明出厂家正品、尾货清单等字样,可收到衣服一看,质量却很糟糕。对于淘宝网忠实的“剁手党”们来说,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就算没有被假货店主‘忽悠’的经历,至少每一次也要用心鉴别价格不同的各店同款产品”,梁先生认为,淘宝网应该尽快加强对网站店铺的监管。
买家心寒的同时,卖家也有苦难言。一位长期做海外代购的淘宝卖家表示,今年元旦过后,自己经营5年多的小店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被关闭。“淘宝给了我一个所谓的通知,可我的商品一直是从正规渠道购得,质量不会存在问题。就只因为某些不守规矩的卖家把淘宝这个平台弄脏了,连累我们也跟着被迫关闭主页面。”
在监管和经营双方各执己见的同时,一个事实是当前我国针对互联网电商的法律还不健全,电商平台上网店准入把关不严、商品信息审查不力、销售行为管理混乱等问题仍需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法制规章尽快完善。对此,国家工商总局市场规范管理司副司长杨洪丰表示,针对电商平台正品率较低、销售管理混乱等问题,工商总局将继续按照规定进行立案调查。
事件回顾
★1月23日 工商总局公布检测结果:网络交易商品正品率为58.7%。淘宝网正品率最低,仅为37.25%。
★1月27日 淘宝官微发出公开信质疑监测结果。
★1月27日 商务部就“售假”事件作出回应,表示将继续把互联网领域专项整治推向深入,健全电子商务领域法律法规,提高市场监管能力。
★1月27日 工商总局发布“红盾网剑专项行动”十大典型案例。
★1月28日,工商总局在其官网挂出《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直指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5个方面19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