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动辄上千元一副的“大牌”隐形眼镜,到底价值几何?看似价廉物美的畅销“美瞳”产品,暗藏多少隐患?
动辄上千元一副的“大牌”隐形眼镜,到底价值几何?看似价廉物美的畅销“美瞳”产品,暗藏多少隐患?
我国隐形眼镜市场的种种乱象正引发越来越多的抱怨和吐槽。新华社记者调查采访发现:一方面,国外大牌垄断定价权开出高价的情况并未扭转;另一方面,不法分子制造贩卖冒牌及廉价劣质产品的现象较为猖獗。面对种种陷阱,消费者稍有不慎就会“很受伤”。
50元美瞳差点戴“瞎眼”
“这副‘美瞳’才戴了20多天,眼睛就干痒疼痛不止,滴眼药水也不管用,到医院一看,医生说我患上了结膜炎,更可怕的是眼球上染上了隐形眼镜的颜色!现在原本不近视的我,视力也变得模糊。”某高校大二学生小王告诉记者,这副美瞳是她从校门外的精品店花50块钱购买的,原本想着能“美美地秀一下”,却没想到是“遭罪”。
多家医院眼科医生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接诊了不少类似的“美瞳”族,其中有不少都是佩戴了劣质隐形眼镜。有的眼球上长满了“结石”,有的甚至双眼流脓,险些导致失明。
“隐形眼镜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要求经销商有医疗器械经营资质。”安徽省食药监局有关专家介绍,他们曾经在很多大学周边的精品店、小卖部内甚至夜市地摊上查处过大量廉价、劣质的隐形眼镜,特别是装饰性平光隐形眼镜,即美瞳。不少学生族的隐形眼镜都是由此购置,还有一些则是网购产品。
一家连锁眼镜店负责人告诉记者,隐形眼镜的价格跟材质、工艺有关。材质一般分为水凝胶和硅水凝胶两种,硅水材质的透氧性更好,成本也较高。此外正规厂家的加工工艺严谨,如博士伦采用膜压法制造,而卫康的车削工艺则是在显微镜下手工做出镜片,视康是用激光抛光镜片的边缘。
“正规‘美瞳’是一个‘三明治’结构,两层透明镜片中间夹着一层染色镜片,但是无证产品就直接在镜片表面染色,因此佩戴时间久了就会导致眼球着色。”该负责人称。
记者调查了解到,在街头小店畅销的美瞳,进货渠道不明。一些店主说他们是从韩国走私的,另一些则干脆告诉记者是从网上批发的。在某批发网站,记者联系了多家“美瞳”供货方,报价在十几元至三十几元一副不等,甚至有供货方直接宣称,能够根据要求定制品牌,包装上能做到“和大牌产品一模一样”。
国外大牌价格高企
就在劣质隐形眼镜伤害很多消费者视力的同时,市场上国外大牌隐形眼镜的价格让很多人直呼承受不起。
多名消费者告诉记者,隐形眼镜是个消耗品,有日抛、月抛、季抛和年抛等,隔一段时间就要换,以月抛某品牌为例一年下来就要千元左右,着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2014年,国家发改委宣布,依视路、尼康、蔡司、豪雅等主要框架镜片生产企业和博士伦、强生、卫康等主要隐形眼镜片生产企业因涉嫌价格垄断,违反《反垄断法》被依法查处,共计罚款1900多万元人民币。然而一年多过去了,记者在北京、合肥等地的眼镜店看到,这些大牌隐形眼镜的价格依然“坚挺”。
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大牌隐形眼镜的毛利率高达50%至60%,发改委处罚之后,大牌厂家仅仅是在出厂价做了一些象征性的调整,但是在销售终端,他们不允许代理商打折或降价,导致目前售价依然高昂。而为了控制价格,代理商给予零售终端的利润仅有15%至20%。
据了解,隐形眼镜属于医疗器械的一种,而且需要具备相关资质才可以进行生产、销售,其对于安全性的要求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