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双11价格战

http://www.e23.cn2015-11-12京华时报

    摘  要:提起双11,很多人首先就会想到低价、打折、便宜……每年双11,都会被电商祭出的价格战营造出一种“不买即赔”的消费氛围。

  提起双11,很多人首先就会想到低价、打折、便宜……每年双11,都会被电商祭出的价格战营造出一种“不买即赔”的消费氛围。

  价格战的打折力度到底有多大?商家是情愿赔本赚吆喝,还是真心乐意为消费者让利?除了拼价格,电商盛宴还能有哪些创新手段来吸引消费者?

  低价狂欢,多少卖家愿买账?

  随着电商巨头纷纷亮剑双11,消费者购物可供选择的渠道越来越多,得到的实惠也是越来越多。早在10月底,天猫、苏宁等平台电商就开始大肆宣传,为双11购物狂欢节造势。各路商家拿出的终极武器当属价格。

  记者探访发现,受线上双11购物节影响,北京不少知名线下零售商家也都跟风让利,致使竞争趋于白热化。不过,是否每个商家都愿意以低价形式参与到这场狂欢节当中?

  电商专家鲁振旺认为,双11折扣可以吸引大量用户参与购买,吸引大量客户,意味着超大的访问流量,而流量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具体到多少卖家愿意参与到其中,还要根据卖家的出发点分析。

  “有些商家通过购物节是赚钱的,而有些商家其实是在赔钱做的。这要具体看卖家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参与双11,是为了吸引用户,还是为了清仓。只要他的目的达到了,我觉得他们就成功了。”

  鲁振旺表示,双11的内涵在不断发生改变,如今也不再是单纯的低价促销。随着双11不断深入渗透,这变化的背后,参与的商家心态也在改变。当然,冲刺年终销量还是不少商家的重要目标。

  今年除了传统服装家居行业,手机汽车商也纷纷加入。这些厂商提供的产品虽然不会打五折,但也比平常优惠。这些厂商加入双11,就是要借助双11清理库存和扩大销量,同时借势推广。

  都喊低价,哪类商品折扣大?

  今年双11之前,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公开发布《关于规范网络零售价格行为的提醒书》。提醒书中明确表示,电商销售商品和服务,应当同实体店一样,明码标价。

  对于今年电商价格战问题,鲁振旺表示,双11的主要消费驱动就是服装品类,这类商品价格上下幅度大,打起折扣力度可以很大,对电商促销能形成很好的造势效应。同时,服装品类一般都会设置出网络专款,线下没有同款销售,电商说是多低的价就是多低的价。如今,电商的另一个主要消费驱动则是3C和手机品类。今年的价格大战,主要在3C、家电和手机品类,这类产品有价格透明、消费硬性需求等特点。

  各路商家在双11期间,都会在标准品类的价格上大做文章。今年的标准品类价格大战,主要是集中在天猫、苏宁和国美之间。标准品类商品打折力度都很小。即便这样,也同样受消费者欢迎,因为这些都是“硬通货”。商家先把用户拉进来,然后再销售其他产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