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 电商江湖告急?

http://www.e23.cn2015-11-14经济参考报

    摘  要:毫无悬念,今年的“双11”以逾1500亿元的销售额再度创造了电商历史,而这场网购盛宴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维度:广至海外,深达农村,大小电商,悉数登场,绵延十数日,联动娱乐圈。然而,在辉煌和喧嚣背后,电商江湖中也浮现出诸多变数:日趋白热化的竞争、日益理性的消费者、不断紧逼的诚信考问以及越摊越薄的利润……

  “竞争对手都在里面,不参加,没法和人家拼销售。参加吧,就是赔本赚吆喝。真有些骑虎难下。”一家已经参加了5年“双11”的服装品牌负责人纠结地说。

  某3C产品品牌商告诉记者,在类似“双11”促销时,电商平台会有一些促销规则,要求入驻商家予以配合,比如特定时间内特定折扣销售,不参与的话,该期间的销量一定惨淡,参与的话,就涉及不同门店的利益平衡。

  一家儿童安全座椅厂家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不能光看销售额,要算上流量广告费、又要让出足够低的折扣,七七八八成本加起来,毛利率越来越薄。

  由于“双11”的利润已经很薄,不少商家只能做好线上线下的产品分割,用差一些的材料和低价去打爆款,或者减少售后的服务,“消费者也不见得占到多大的便宜,倒是平台把广告费和流量费都赚走了。”

  上海泛洋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春泉说,以往针对电商价格欺诈的罚金,与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省下的千万级别的广告费用相比,还是划得来的。

  商务部产业国际化战略所所长张威认为,电商平台取代了过去的渠道代理中间环节,但是,也分走了原来这部分的利润。同时,电商平台向商户收取的服务费会逐年提高,由此带来网购产品的价格也会不断攀升。

  国内专业电商平台逐渐兴起,比价和优惠推送网站慢慢成熟,国外购物网站推出中文版本、全球直邮、支持银联支付,海外代购开始充分竞争、正品保障吸引消费者……电商江湖已经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多元体系。

  随着支付体系的日渐完善,全球商品中国购将是一个无法逆转的趋势。专家认为,如果电商平台和商家将“双11”视作毕其功于一役的“筹码”,寄希望靠消费者的“冲动”过日子,恐怕很容易砸锅。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莫岱青说,电商必须从单一的价格战中跳出来,进行创意竞争。未来电商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产品及服务质量上。“现在已经不是商家自己主动挑起这样的促销造节活动,他们也是被动的。若是不参加这类促销,对电商而言,意味着顾客的流失,这无疑是致命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