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耐克等48家品牌涉污 服装代工模式遭质疑

http://www.e23.cn2012-04-28中国经营报

    摘  要:4月9日,国内4家环保机构联合发布了《为时尚清污 绿色选择 纺织品牌在华供应链调研报告》,包括阿迪达斯、耐克、H&M、ZARA等48家时尚品牌在内,其供应链均存在超标排放“水污染”。但截至4月24日,仅有23家企业“回复收到和了解背景”。

进了工厂监管机制,对与耐克合作关系更密切的代工企业提出了更严格的环境监管要求。但这依然无法避免耐克们层出不穷的供应链监管难题。

  2006年,第三方机构FLA(公平劳动协会)对巴基斯坦SAGA工厂进行调查时,发现该工厂大量使用家庭工和童工。事发后,在舆论压力下,耐克中止了与SAGA的合同。而类似事件于2003~2007年亦在国内上演,大量耐克手工缝制足球的订单经其供应商分包,转到位于安徽金寨、江苏淮安等地区的农村家庭中(详见本报2009年9月28日《耐克盲区》)。

  成本困境

  解决方案除了需要排放企业分布地区相对集中外,企业成本仍会增加,在这种情形下,要从根源上清理纺织企业的供应链涉污问题,供应商转型升级和品牌商让利无疑更为重要。

  因为层层转包和不断压低的产品购买价格,造成了品牌商们的监管“盲区”。而不断升高的劳动力、生产资料成本等,让福田实业们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举步维艰。

  4月16日,福田实业发布其2012年中报(截至2月29日),其各项指标全面下降:营业额同比下降12.8%;毛利率由16.2%下降至7.8%,公司亏损1.576亿港元,而2011年同期公司还盈利1.541亿港元。

  “在2012年上半年财政年度期间,由高失业率及担忧欧洲债务违约等因素而引致北美及欧洲经济环境严峻,导致消费者信心减弱及对纺织品需求下降,继而影响集团此期间的销售价格及销售量。同时,随着棉花(21100,-65.00,-0.31%)及棉纱价格持续于2011年度最后三季内大幅下降,导致针织布的市场价格面对下调压力。鉴于集团于回顾期内使用的大部分棉花和棉纱存货乃较早前于成本偏高时购入,所以对集团截至2012年2 月29日止六个月之毛利造成不利影响。”福田实业董事总经理夏锦安在财报中称。

  在严峻的生存形势面前,来自NGO环保组织对于企业生产污水排放处理的要求和成本压力成为福田实业们新的负担。

  不过,福田实业回复本报采访称,公司“近年以把环保节能减排和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长远目标之一。不断配合国家政策在环保上的大方向,如响应政府建设环保工业园,在东莞投资兴建全新的综合污水处理厂,当中会符合政府最新的要求及未来加大中水回用的方向。故本集团在环保上的投资不会受盈利的直接影响,而本集团亦不会因为盈利的增减而降低在环保方面的重视”。

  但显而易见的是,更多中小微企业无法具备福田实业的营运规模,其环保设备投资面临资金缺口。而在这些压力面前,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曾经给纺织企业提出的“节能减排”10点建议,显得成本尤其高昂。

  “中小纺织企业要解决污水排放问题,单独运营治污设备成本高昂,因此在一些排放密集地区可以考虑整体招标方案,即排放污水企业按照排放量共同承担治理成本,由第三方专业污水处理公司竞标,并确保排放达标。”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首任会长文一波告诉记者。

  然而,这种解决方案除了需要排放企业分布地区相对集中外,企业成本仍会增加。在这种情形下,要从根源上清理纺织企业的供应链涉污问题,供应商转型升级和品牌商让利无疑更为重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于艳艳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