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蔬菜涨价 多地运用价格调节基金稳菜价

http://www.e23.cn2013-09-04中国网

    摘  要:受旱涝灾害等因素影响,近期一些地区蔬菜价格上涨压力明显增加。一些地方政府探索运用价格调节基金,扶持生产,补贴流通环节,以保障供应,稳定菜价。

  受旱涝灾害等因素影响,近期一些地区蔬菜价格上涨压力明显增加。一些地方政府探索运用价格调节基金,扶持生产,补贴流通环节,以保障供应,稳定菜价。

  迄今为止,全国大多数省份建立了价格调节基金。农业大省湖南已累计下拨价格调节基金逾17亿元。

  设立平价商店稳定菜价

  连续近50天的干旱无雨天气使农业大省湖南蔬菜价格持续上涨,但许多当地人发现菜价并没有涨得离谱。

  8月23日,记者在湖南省湘潭市绿丰农场广云路平价直销店看到,特价南瓜每斤0.49元,而隔壁集贸市场价格达2元。平价商店特价红辣椒每斤1.9元,最为抢手。“这个店经常有特价,质量也不错。”正在选购红辣椒的大妈告诉记者。“这些菜是我们自产的,因此才能卖这么低的价钱。”拥有蔬菜生产基地和30多个门店的绿丰农场经理张辉告诉记者。

  张辉说,当地政府给每个平价门店一次性补助3万元,还降低水电收费标准。一家门店每月仅电费就节省1000多元。这些优惠措施使他们有能力让利于顾客。

  目前,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永州、郴州、邵阳、衡阳等地在城中村等低收入群体聚集地区扶持建设了一批蔬菜平价直销店。全省蔬菜直销店(车、点)数量已达883家。

  广州市最近决定运用价格调节基金,对包括平价商店在内的三类农业类项目进行补贴。

  7月下旬以来,安徽省安庆市持续高温天气,致使本地菜生产受损。市物价部门发挥城区7家大型超市蔬菜平价直销区的作用,要求每家每天销售蔬菜品种不少于15个,且价格要低于同类市场均价15%以上。

  为平抑菜价,贵州省遵义市政府决定投入价格调节基金的储备金2000万元用于调控流通市场、蔬菜平价店、发展速生蔬菜、补贴弱势群体等环节。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湖南、广东等省份建立的平价直销商店在稳定菜价、保障民生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他说,今年入夏以来,湖南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但今年前7月湖南蔬菜价格的涨幅比全国低7.4个百分点。大灾之年湖南省的物价能保持基本稳定,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涨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湖南建立了一批农产品(6.93, -0.06, -0.86%)平价店,在稳定农产品价格,特别是蔬菜价格方面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

  扶持生产保障供给

  “这里的菜价比周边市场的价格便宜,我常吃的苋菜每斤比集贸市场便宜1块钱。”长沙市雨花区曲塘社区欧阳大妈在社区直销蔬菜店前告诉记者。

  负责直供蔬菜的红星实业集团负责人说,由于减少了中间多个环节,他们直销蔬菜价格比附近自由市场便宜10%~40%。

  在湘潭市溢绿园蔬菜产销合作社的蔬菜大棚前,这家合作社总经理郭诗谦说,因旱情他的大棚蔬菜产量减了不少。为增强抗旱能力,他购买了滴灌等设备,政府用价格调节基金资助了他300多万元,占基地总投入的30%以上。

  今年1月,经湖南省政府批准,省物价局下达2.4亿元价格调节专项基金扶持蔬菜生产。通过近年来的扶持,湖南蔬菜自给率大大提高。湖南乃至中南地区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本地菜已从以前的30%上升至60%左右。政府调控能力明显增强。

  许多省份也相继动用价格调节基金扶持蔬菜生产。

  安徽省安庆市日前启动价格调节基金,对市区6家规模300亩以上的蔬菜生产基地每家补贴10万元,扶持蔬菜生产保障供给。

  今年春节前,哈尔滨市投放2580万元用于蔬菜价格补贴和棚室蔬菜生产、储备建设。

对此,周望军表示,平抑物价的前提是要有供应。这就需要通过价格调节基金扶持农副产品的生产,减少流通环节的费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