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19岁老东门升级蜕变还是冒险?

http://www.e23.cn2013-11-29都市女报

    摘  要:吕燕算是老东门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元老”。1994年老东门小商品批发市场开业,33岁的吕燕终止了地摊生意,在市场内买了个摊位干起了服装。这一干就是19年。“当时来老东门做生意的,很多都是摆地摊的。老东门一开,大家就来里面摆了,一干19年的大有人在。”

她就立马回到了自己的摊位。“这一行,一旦扔下了,就不好再拾起来。”

  而对于做孕婴服装的“米粒儿”来讲,当时买断柜台的经营权为自己省了不少银子。所以,当别的店主不敢轻易下班时,她可以没有顾忌地关门歇上两天。

  虽然租金一直在涨,但吕燕、王莹、“米粒儿”都不愿意离开东门。一方面,多年培养的老客户不能说丢就丢,另一方面,多年来在东门摸爬滚打,感情不是说没就没的。等到万货汇开业,她们还将继续干下去。

  大棚环境恶劣成老东门硬伤

  老东门人气高涨自然让人喜上眉梢,但多年来,老东门场地简陋,冬天酷冷、夏天酷热成为1000多位业主苦不堪言的事儿。

  由于二楼没有电源,无法使用暖手宝。每到冬天,抱着水杯取暖成为老东门大多数业主最常干的事儿。吕燕回忆,每到冬天,她都要穿上保暖背心、保暖衣、毛衣、羽绒服,甚至还要在外面裹大衣。“一般干服装的,都穿得漂漂亮亮的,我们得里三层、外三层,自家卖得衣服再好看也捞不着穿,太冷了。”

  吕燕说,在市场干了19年,她的手和脚也冻了19年。每次晚上回家,手上的冻疮都开始发痒、肿胀得难受。在她的印象中,2011年的冬天,市场内的冷达到了峰值。“连暖水壶里剩下的水都在晚上结成了冰,更别提水杯里的水了。”

  吕燕说,一到冬天,市场里的人十天有八天午饭吃米线。“虽然知道不健康,但是它还有点汤,吃上能暖和一些。”

  同样,夏天的酷热也让人难熬。两家共用一个风扇,并不能让业主们胸闷气短的感觉改善多少。在刚刚过去的夏天里,吕燕一共轻度中暑了三次。“头晕、恶心,感觉喘气不顺溜。”

  所以,当拆迁的消息传来,顾客们纷纷陷入怀旧情绪时,吕燕与王莹在不舍中还掺杂了一丝解脱感。对于在老东门市场内呆了十多年的她们来讲,老东门小商品市场见证了她们的青春,成了她们最依赖的力量源泉,但是一想到温暖的暖气房、更加整洁的房间,她们还是心向往之。“就是盼着新的万货汇能更早开业,别让我们的生意就这么撂下了。”

  拆迁前一天,老东门里人潮涌动。

  万货汇承诺将尽快开业

  在采访中,很多业主表示,多年来对老东门感情深厚,希望尽快进驻老东门万货汇时尚购物广场。但万货汇只收取了租金,并未承诺何时开业,这让他们分外着急。“每年这个点,都是生意旺季。有货不能卖,真是心疼啊。”服装店店主陶女士说。

  对于这一问题,山东华艺集团东门市场副总经理谢金普表示,目前万货汇已具备开业条件,正在进行消防等验收手续。谢金普承诺,一定会尽快开业,减少业主的损失。

  谢金普表示,当年西市场改造采取了先拆后建的模式,直接造成了业主们长达一年的断档期,导致业主与客户的分流。如今,老东门采取了先建设后拆迁的模式,希望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谢金普表示,老东门的升级计划早在2009年就已经开始启动。启动前,集团曾派人到东北、广州等地进行考察,发现大棚式经营模式早已不适合目前的经济发展需要,老东门的转型已经势在必行。建成后,万货汇将成为集餐饮、娱乐、购物等消费为一体的综合体。据悉,万货汇主要由地上五层、地下两层构成。地上五层的经营范围分别是饰品、服装、鞋和箱包、餐饮、影院。

  万货汇的竞争力在哪儿?谢金普表示,济南目前已有万达、恒隆、和谐广场等几家大型购物综合体,但这几家走的都是高档路线。“目前,济南还没有一家定位于中低端的购物综合体,万货汇算是填补了空白。”

未来万货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