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我国牛奶价格排名世界第四:检测成本5年涨5倍

http://www.e23.cn2013-12-16新华网

    摘  要: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 今年4月以来,国内乳企连续3次提价,奶价迅速飙升。袋装奶从1元涨到1.4元,用了足足3年时间;而从1.4元涨到1.8元,仅仅用了3个月。奶价迈进“2元时代”已为时不远。

成本的比例已经由过去的1%左右提升至近10%。2012年单吨牛奶检测费用已是2008年时的4到5倍,而我国乳企的检测费已是乳业发达国家的10倍左右。

  在检测频次方面,我国已远远超过了国外。在国外,一些指标半年或者一季度检测一次,有的为了预警,才增强至一个月检一次。但在中国,目前几百个指标每批次都要检测。在检测项目方面,原奶检测中重金属、黄曲霉M1、农药残留、三聚氰胺等指标因为检验时间较长,企业为保障牛奶新鲜度,采用先生产、再检验的方法,而这样的“事后控制”起不到检测应有的作用,与生产实际不符。

  企业普遍认为,“密不透风”的检测大大提升了企业食品安全的保障能力,但要谨防“过犹不及”。尤其部分检测项目是临时措施,目前已不符合实际情况和市场规律,部分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检测频次值得研究讨论。

  “进店费”乱象杂生 流通成本上升50%

  从奶成品出了厂,通过流通环节再到消费者手里,加价幅度更大。批发价130元,进了超市就卖218元,提价幅度67%,这是某款国产奶粉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实际销售情况。

  乳企普遍反映,近年来“进店费”乱象已经愈演愈烈。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全国各地许多超市、大卖场凭借自己掌握销售终端的优势地位,向供货商们收取各种高额附加费用。

  这些费用包括节庆费、店庆费、修缮费、广告费、进货返利、新店开业赞助费、配送费、合同续签费等十几种费用,甚至超市工作人员的胸牌费、服装费也要供货商买单。

  一款奶粉的供货商赵先生跟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要进入当地的家乐福超市,首先需要向每家店缴纳条码费1750元,每年6个节日的节庆费约2万元,货架陈列费每年2000元/组,堆头费、展销费每年3000元。第二年除了要继续缴纳此前的费用外,还要交每店5000元的合同续签费。算下来,这款奶粉每年想要摆上家乐福在哈尔滨7家门店的货架,先得缴纳附加费用近20万元,占到利润的10%。

  此外,超市促销员每销售1罐奶粉,赵先生就得给他7%的提成,再给超市返点26.4%。赵先生说,全部折算下来,在家乐福每销售1罐奶粉,就要上缴4成多利润。如果只收正常的费用的话,这款奶粉不会超过200元。

  黑龙江某品牌乳业公司说,受不断增加的“进店费”影响,公司产品的流通环节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已经上升至40%至50%,要比正常情况高出至少20个百分点。

  一家大型乳企反映,卖场、商超对民族品牌收费高的不平等现象,也导致了国产奶价居高不下。例如,某在华外资超市系统中,在奶粉的合同费用上,洋品牌合同返利为8%,国内品牌却高达2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