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打车费明明17元,使用微信支付就可减免10元,只需付给司机7元钱……这是24日市民曹女士的亲身经历。这种现象背后是嘀嘀和快的两款打车软件进一步白热化的“拼杀”。
、导航仪、话费等,“我从安装打车软件开始,好几个月都没有交过话费”。
李师傅透露,还有部分司机专门靠叫车软件赚钱,一辆车上安装三四个移动终端、十几个叫车应用,各种补贴、奖励加起来比正常时间一个月的收入还高。
【探因】
“烧钱”是为打车软件收费“铺路”?
几大巨头的“土豪架”让市民和出租车司机都乐开了花,然而他们为何愿意自掏腰包请全国人民打车?
一位业内人士解释,这要从打车软件应用市场的竞争说起。2010年9月,最早的Uber模仿者易到用车上线,打车软件被视为移动互联网中商业模式最可期待的服务类应用程序之一。随着资本不断涌入,从 2012年到2013年上半年,打车软件疯狂扩张,公司数量突破百家。2013年,因为行业从业者众多,掀起了一场靠砸钱补贴抢占市场份额的风暴。“因为烧钱烧不起,仅去年一年打车软件企业就至少死掉40家。”上述业内人士透露。
而随着阿里、腾讯这三家中国互联网大佬加入,打车软件市场再次掀起波澜。快的打车在创立初就获得了阿里巴巴的投资,最近嘀嘀打车宣布获得新一轮1亿美元融资,中信产业基金领投6000万美元,腾讯跟投3000万美元,“烧钱”大战继续开打。
“这次大战可能是阿里、腾讯为了抢占移动支付市场,以期在接下来的电子商务及互联网金融争夺战中获胜。”上述业内人士分析,还可能是几大互联网巨头希望利用乘客在打车软件内留存的信息定向推送广告和促销信息。
对于“烧钱”是为了让司机和乘客形成依赖,为未来打车软件收费铺路的说法,该人士认为也有可能,只是乘客和司机的忠诚度有待考验。“反正现在到处打车难,如果不补贴,我们可以随时卸载。”李师傅如此认为。
【问题】
司机只顾抢单市民招手打车或将更难
“我觉得打车软件大战可能伤及池鱼。”在市民李先生看来,因为打车软件让打车信息透明,很可能造成司机师傅“挑单”,只通过打车软件接一些不堵车又赚钱的活儿,在路边招手的老百姓反而打车越来越难。前段时间,他就曾遇到在路边招手叫车,不少空车的出租车司机询问目的地后,便以已有打车软件预约为由扬长而去。
一个来自打车软件的数据也显示,在杭州就有4000多名的哥只接手机单子。出租车司机李师傅也说,确实有一些同行比较专注通过手机软件抢大单,比如去机场等地的,尤其不在高峰期的时候,不少司机停在路边接受打车软件抢单。
“另一个问题是,不断有语音提示,很有可能分散司机注意力,发生交通事故。”出租车司机王师傅原本安装了打车软件,但因感觉开车时分散注意力而卸载。
网友说
hm_max:这几天一打车,师傅都开始问是不是用微信支付。然后开始说教,嘀嘀微信支付刷信用卡,师傅跟乘客都返10元。腾讯跟阿里这真是要相互决斗,相互封杀啊!!!
CaMou-fLagE:今天遇见的司机师傅们对嘀嘀打车的微信付款以及快的打车返话费的新活动有着极大的热情与执着,有一位韩师傅愣是一步步从头指导,直到我微信付款成功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蓝色的河0530: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的竞争实在太好了!一个免单一个送话费,哈哈,看来近期不用开车了,省心啊!
胡伟一品挫:最近几次打车跟的哥聊天,快的和嘀嘀的普及真是转眼之间。移动互联网时代,发现一个需求,提供一个入口,运气好的话找到阿里或者腾讯撑腰,就可以在移动用户终端上驰骋千里。除了互联网金融,打车,下一个爆发点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