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的双重变奏:关店同时布局三四线城市

http://www.e23.cn2014-02-1021世纪经济报道

    摘  要:在关店的同时,沃尔玛亦在集中力量大力拓展其在三四线城市的布局。未来3年内,沃尔玛计划在中国新设110家新址,其中包括大卖场、山姆会员店以及配送中心。

问题。这意味着,外资零售商需要在“自上而下的标准化经营”与“自下而上的灵活经营”间作出选择。

  沃尔玛中国前几年的策略是,一定范围内放弃总部自上而下的决策控制,给予各地的门店更多的自主权。但2012年11月,沃尔玛将全国30个采购办公室整合为8个区域采购办公室。2013年10月,沃尔玛又加大中央集中采购范围,一些小供应商被淘汰。

  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事件,是沃尔玛加速“采购体系收权”重要原因之一。2011年9月,重庆沃尔玛超市3家分店被曝“以低价普通冷鲜肉,假冒高价绿色食品”,沃尔玛被迫为此致歉;2013年12月,沃尔玛济南门店被曝“以廉价的狐狸肉冒充熟牛肉、驴肉销售”,沃尔玛再度为此致歉;2014年1月,央视再度爆料称,沃尔玛特批“无资质产品”进场销售,7年开出200份通行证。

  显然,在收权之后,严格的政策和流程将进一步确保供应商和产品的质量,不过,集权化的管理,也可能会削弱沃尔玛在个体城市的竞争力。

  “对沃尔玛来说,它的难点在于,如何适应中国的特点,把握规范与灵活的界限。”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任国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对于组织架构,究竟可以在哪些环节放权,该怎么放,不能一放就乱;哪些品类必须收归到总部管理,收权的标准又是什么,这都需要细节化的处理。”

  除了运营模式的设计,外资连锁零售商还会在中国面临其它种种问题,从缺乏合格的员工,到参差不齐的基础设施,以及缺乏合适可靠的冷链配送网络等。

  事实上,不止是沃尔玛,家乐福、乐购、麦德龙等国际零售商,近年来在中国大都经历了成长的烦恼。

  结构性调整

  整个2013年,零售企业在华关店、盘整的新闻不绝于耳。

  据联商网《2013年主要连锁零售企业关店统计》显示,2013年主要外资零售关店总数达31家(不含家居、电器),其中沃尔玛2013年在华关闭的门店数达14家,在主要外资零售企业中关店数量最多。乐购去年因为经营问题在华关闭了3家门店,卜蜂莲花关闭了2家门店。就国内主要连锁零售企业来说,去年的关店总数达35家。

  在关店原因解释中,最多见的是租约到期、模式调整、盈利能力偏弱、战略性关店、转型、经营不善等。沃尔玛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博睿(Ray Bracy)对媒体称,“我们关闭了部分门店,因为我们过去在中国过分痴迷于追求扩张。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对扩张的关注超过了我们对效益的关注。今后,我们将不会再犯这种错误。”

  而沃尔玛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福澜(Greg Foran)则表示,未来,“我们在进行110个新址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也将根据严密的市场评估,关闭一些业绩不好的门店。采取这样的措施,是符合企业经营管理要求的,也可以帮助我们在中国市场更有质量地发展。”

  在任国强看来,沃尔玛的关店举措从整体上看是正确的选择。“从经济效益来说,关掉一些盈利不好的门店,将有限的资源向业绩好的门店转移,这种关停并转是很正常的,无需作太多计较”,“毕竟,一二线城市商圈饱和、物业租金上涨幅度超出预期,人均工资和租金的同时上升,不断挤压着零售业的盈利空间。关键是,沃尔玛在试错之后,能否找到适合自身的扩张方式。”

沃尔玛的策略是,在一二线城市关店的同时,在三四线城市重启扩张。2013年10月,沃尔玛公布了在华发展的一系列规划,公司计划未来三年在华新增包括商场及配送中心在内的110家新址。同时,沃尔玛称其在2013年内改造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作者:黄锴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