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关店的同时,沃尔玛亦在集中力量大力拓展其在三四线城市的布局。未来3年内,沃尔玛计划在中国新设110家新址,其中包括大卖场、山姆会员店以及配送中心。
别人的优点。”
任国强指出,在内地某个城市,沃尔玛与另一家本土零售商比邻而居,结果本土零售商的销售业绩比沃尔玛更好。“一定程度上,沃尔玛并没有掌握在中国管理店面的秘方,包括商品的引进、价格、促销,以及对员工的激励等。我觉得,它应该更多地向本地的卖场学习。”
至于山姆会员店,“如果经营得好,确实能支撑沃尔玛在中国的一部分增长,但它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撑起沃尔玛在中国市场的整个蓝图,目前还不能确定。”任国强指出,“沃尔玛能否在中国市场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关键还要看它‘经典’的卖场业务。”
除了重构线下卖场,能否在电子商务领域发力,是沃尔玛在中国能否领先的又一重要因素。据悉,沃尔玛在中国的销售额占整个国际业务的10%左右,电商渠道将是沃尔玛在华业务的重要突破点。
而沃尔玛中国电商业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有赖于1号店的表现。2012年,沃尔玛将其在1号店的持股比例,从17.7%增加至51.3%,正式成为后者的控股股东。沃尔玛对1号店的收购,是由沃尔玛全球总部直接推动的,虽然其启动在华电商策略晚了一步,但它看好的是中国持续井喷的网购市场。
通过借力1号店,沃尔玛试图整合中国区线上、线下的业务——目前,双方的团队已展开对接,今后双方会在供应链、仓储、物流和自有品牌商品等多方面展开合作。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沃尔玛选择1号店的眼光不错,收购完成后,1号店在洗护、饮料等品类上的管理能力已大大增强。
即便如此,沃尔玛并不能就此高枕无忧。对它来说,能否成功地整合1号店,目前仍存在着较大变数。
众所周知,中国的电商市场较为特殊,经过几年的快速增长后,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已几乎形成了“赢者通吃”的局面。虽然1号店连年的交易额增长较快,但其仍未能实现盈利。换言之,1号店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独立的生存能力。
更重要的是,沃尔玛与1号店在线上线下的互动(O2O),做得还很不够。“我们目前看到的是,作为关联企业,沃尔玛与1号店目前只是在采购领域实现了协同;但在客流的导引、商业模式的创新等方面,目前还没有实质性的动作。”任国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