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的双重变奏:关店同时布局三四线城市

http://www.e23.cn2014-02-1021世纪经济报道

    摘  要:在关店的同时,沃尔玛亦在集中力量大力拓展其在三四线城市的布局。未来3年内,沃尔玛计划在中国新设110家新址,其中包括大卖场、山姆会员店以及配送中心。

  核心提示:在关店的同时,沃尔玛亦在集中力量大力拓展其在三四线城市的布局。未来3年内,沃尔玛计划在中国新设110家新址,其中包括大卖场、山姆会员店以及配送中心。

  21世纪经济报道 沃尔玛正试图从一二线城市战略收缩,并展开在三四线城市的全面布局。

  2013年12月29日,沃尔玛昆山店悄然关张。沃尔玛方面称,关闭该店是综合考量下的决定。

  事实上,从2013年开始,沃尔玛中国便有计划地关闭业绩不佳的门店。去年整年,沃尔玛在中国陆续关闭了十几家门店,创去年中国市场外资零售盘整之最。据悉,沃尔玛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关闭在华的15到30家门店,这些门店的数量约占其在华门店总数的9%,而销售额仅占2%。

  不过,在关店的同时,沃尔玛亦在集中力量大力拓展其在三四线城市的布局。未来3年内,沃尔玛计划在中国新设110家新址,其中包括大卖场、山姆会员店以及配送中心。

  不难发现,沃尔玛正试图从一二线城市战略收缩,并展开在三四线城市的全面布局。在零售业的低潮下,这一增一减,表明了沃尔玛在中国市场走上变革之路的决心。可以说,沃尔玛的门店网络、物流系统和采购体系,均在重新调整布局。

  成长的烦恼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沃尔玛昆山店在开业之初生意尚可,但在家乐福、欧尚等竞争对手接连进驻昆山后,沃尔玛昆山店的生意便开始下滑。

  据悉,沃尔玛在昆山的口碑并不佳,虽然其打着“天天平价”的口号,但在消费者看来,它的商品并不便宜,生鲜品类的数量不多,也不太新鲜。这些因素,让昆山的消费者逐渐远离了沃尔玛。

  事实上,这家全球营收最高的零售商,在中国市场的步伐一直有些踉跄。1996年进入中国的沃尔玛,把进入中国内地的首站设在了深圳。当年,沃尔玛照搬美国模式,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沃尔玛购物广场和山姆会员商店。眼下,沃尔玛在中国拥有沃尔玛购物广场、山姆会员商店、沃尔玛社区店三种业态。

  进入中国十几年来,沃尔玛的线上与线下业务似乎都遭遇了水土不服。在美国式的经验与中国市场消费习惯的博弈中,沃尔玛在中国这个新兴市场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与其全球零售霸主的地位也不相符。

  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的工厂,支撑起了沃尔玛低成本的全球供应链,使其在掌控生产流程方面得心应手;但另一方面,沃尔玛试图向中国消费者出售产品时,却发现这要比在中国制造产品困难得多。

  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首先与中国市场的竞争环境有关。众所周知,中国的零售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是全球经营难度最大的市场之一。沃尔玛除了要面对家乐福、乐购、麦德龙等第一梯队的外资零售商,还要面对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零售商。此外,市场上大量的本土竞争对手也在步步紧逼。

  很多时候,沃尔玛的商品以低廉的价格著称。但在中国,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各种小商店与小摊贩,顾客购买低价产品的选择非常之多。况且,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整个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有所放缓。

  除了竞争环境,沃尔玛在华的“不适应”,还与其经营规模有关。截至目前,沃尔玛在中国开设了约400家门店,家乐福的门店数量约为200多家。这些数字与市场的饱和状态相距甚远,与其在各自母国的门店数量更是大相径庭——要知道,沃尔玛在美国、家乐福在法国的门店数都达到了4500家左右。换言之,这些零售商在中国还谈不上规模化经营。而店面数量的不足,也导致沃尔玛引以为傲的信息物流系统难以发挥优势,并使成本居高不下。

此外,能否在门店中添加更多的本地化特色,是外资零售商在中国面临的又一个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作者:黄锴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