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端白酒告别"批条时代" 回归市场进入全面竞争
摘 要:去年以来,白酒行业已认识到,“三公消费”被抑、禁酒令等因素只是白酒行业此轮调整的“导火索”,白酒业需要向市场和消费者回归。在五粮液集团董事长唐桥看来,过往名酒厂利润率普遍超过30%并不正常,行业将回归正常利润;过往卖酒的“批条时代”也已一去不复返。
把现在是国有的营销中心变成营销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公司也会吸引民间资本进来。
改革核心是消费者说了算
NBD:高端白酒现在受到一些冲击,大部分酒企都在往中低端上发展,在产品布局上,五粮液2014年有没有什么新的变化?
唐桥:目前公司已经提出“全价位、全产品线”。去年公司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布局,也就是公司从高端的五粮液到中低端的产品全面铺开,过去这些布局都是由商家来做,现在公司自己来做。为什么要成立七大营销公司?就是方便公司自己来做。
去年公司已经布局了10款产品,如头曲、精品特曲等中低价位的产品。
NBD:如今,整个行业面临调整的继续深化。新的市场情况下,五粮液今后的改革有什么具体想法?
唐桥:从某种意义讲,公司要实现“名酒”转“民酒”,提供不同的价位的酒,老百姓都喝得起。说到底,过去是厂家说了算,企业生产什么酒,消费者就接受什么酒,现在不行,现在是消费者说了算。消费者喜欢什么酒、什么价位、什么口感,企业就生产什么。
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会长王国春:产能过剩促进酒业充分竞争、优胜劣汰
“充分竞争的行业”、“让市场说了算”,是五粮液前“掌门人”王国春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交流中提及最多的词语。
在王国春执掌的20余年间,五粮液从一个资产仅几千万的地方酒厂发展成为“中国酒业大王”。在他看来,没有市场的充分竞争,就没有五粮液的成长和壮大。
“当前仍然是市场形势的变化”,王国春认为,从消费趋势看,酒类消费将呈萎缩之势,高价位酒的最终出路还是找到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格点。针对外界更多显现出一些担忧的酒业产能过剩,他却持不同看法,“有了产能过剩,才能充分竞争。竞争最终可以提高效率、质量,降低成本,消费者最终得实惠。”
如今身为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的王国春心系川酒的整体发展。他也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川酒整体正处于“大而不强”的境地,即“规模大,但市场竞争力并不强”。
几家酒企的下滑不能代表全行业
《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2014年,白酒行业的调整仍在深化,就您看来,此轮白酒行业调整的周期还会持续多久?为什么?
王国春:我并不认同白酒业“调整”这一说法。白酒本就是高度市场化的行业,作为市场化的白酒企业,就应跟着市场去变。目前业绩下滑的主要是名酒厂,但一些二三线酒企却是增长。这几家名酒企的波动不能代表整个白酒业。
NBD:未来,高端酒的出路在哪里?
王国春:白酒业是高度市场化的行业,并非是垄断行业。因此,行业必须听消费者的。
NBD:去年至今,茅台、五粮液等名酒的价格大幅下跌,就您看来,价格是否已经探底?
王国春:这看消费者是否接受。原来所谓的高价位酒,真实被普通消费者消费的很少。
NBD:您如何看待今年春节期间,茅台、五粮液价格的企稳?
王国春:这是在下降过程中的一个短期稳定,不能说是反弹。
产能过剩行业才能优胜劣汰
NBD:目前,白酒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已愈加突出。您如何看产能过剩对于行业的影响?
王国春:还是那句话,白酒产业是高度市场化的产业。换句话说,如果产能不过剩,就不是市场经济。有了过剩,才能充分竞争。产能过剩是好事,才能淘汰落后的、质量不好的、价格高的、服务差的产品,消费者最终会因此得到好处。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优胜劣汰。
NBD:谈及规模,名酒厂是否相对占据一
- 高端白酒持续受冷落 中低端酒逆势蹿红(2013-12-12)
- 受累高端白酒持续低迷 五粮液最大经销商中期巨亏(2013-12-02)
- 高端白酒旺季“拼跌” 多只个股创造“新低”(2013-10-08)
- 茅台站稳千元价位 中秋备货刺激高端白酒回暖(2013-08-21)
- 高端白酒市场低迷 定制白酒"奢侈品"能否"突围"(201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