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宜中国业务终止:员工认可赔偿可签字走人

http://www.e23.cn2014-06-16新金融观察报

    摘  要:如今的丁家宜,处在各种“善后”中,不论是员工还是产品。在逐渐清晰的事实面前,国产化妆品在竞争中的“弱势”被再次放大。想要在联合品牌营销格局中胜出,国产化妆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受影响的员工进行各项沟通。然而,科蒂集团对在中国发展的信心依然坚定,这次与利丰集团的分工合作将让我们可以借助利丰广大的销售通路来创造出更大的商机。”

  对李明而言,迟早都得走,还不如早走,但眼下,除了等待,他几乎什么都做不了。

  善后

  对科蒂而言,需要善后的,不仅仅停留在员工层面。

  6月10日前后,一份《科蒂大众化妆品中国区丁家宜经销商退货公告函》(以下简称,“退货函”)陆续到达各地经销商处。

  退货函显示:科蒂公司决定将终止运营丁家宜品牌在中国的业务。由南京妍庭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妍庭商贸)与贵公司签署的《经销协议》在2014年6月30日到期后不再续约。

  简单的“开场白”之后,是科蒂对其散落在各地的经销商以及零售商库存的解决方案。科蒂方面对经销商的退货总额、退货的生产日期、退货次数、退货期限、审批及其付款流程,都做了详细的解释。

  简单说,经销商需要在符合科蒂各项“要求”的同时,退货。令经销商颇为不满的是,在退货的终止日期、9月30日之前,科蒂只接受每位经销商一次“退货”要求,而“退货”要在9月30日之前送达指定地点。另外,退货产生的运输费用需要经销商自己承担。

  不仅如此,科蒂公司将退货到达指定仓库的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7月31日到达的,按照产品净价的97%计;8月31日到达的,按照产品净价的90%计;9月30日到达的,按照产品净价的80%计。

  事实上,市场上销售丁家宜产品的,除了经销商,还有更多二批商、三批商。这部分库存该如何处理,科蒂方面并没能给出方案。

  “科蒂对经销商的退货是打折回收的,退货费用由经销商承担……这多少有些霸王条款。”看过退货函的君诚仁和(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徐宝同律师对新金融记者说。

  虽然有些霸道,但徐宝同称,有关退货,科蒂方面的做法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因为二批商和三批商并没有与妍庭商贸签署授权协议。

  一消息人士对新金融记者表示,有二批商咨询过妍庭商贸的有关工作人员,对不能退货的二批商、三批商而言,如果9月30日之后,继续销售丁家宜产品,是否存在法律风险。妍庭方面并没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让对方等消息。

  对此,徐宝同认为,科蒂方面如果在9月30日以后不允许标有“丁家宜”的产品上市销售,那么,代理商仍继续销售该品牌的产品则有侵犯商标权的嫌疑。但,这要根据妍庭商贸与经销商最初签署的授权合同作为判断标准。另外,从目前科蒂的行为来看,属于单方面违约,而二批商与三批商可能与一级商之间存在“授权协议”,所以,其也可以要求科蒂继续履行授权合同。

  不论是经销商退货的“大限”还是前文李明所听到的员工全部走光的传闻,都锁定了9月这一时间节点。而有关孕妇是否能在这次科蒂的“辞退”风波中幸免,徐宝同律师称,如果丁家宜的员工面临的是“经济裁员”,那么,已经怀孕的员工也在裁员范围内。

  6月13日,新金融记者获悉,丁家宜各地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着收集各种经销商退货所需的资料,并将此前收集的各个经销商的身份证原件陆续寄回。一经销商被告知,当天需要交的表格有4张,网点统计、未核销费用统计、退货金额统计和退货函盖章件。

  对退回的货,如何处理,科蒂并没有在退货函中做出解释,也没给出相应的回复。可以确认的是,“善后”,还需要进行一段时间。

  格局

在科蒂集团给出的回复里,其始终不愿“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