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贝因美深陷漩涡:海外镀金惹争议 战略转型遇阵痛

http://www.e23.cn2014-09-05中国网——中国证券报

    摘  要:2014年8月27日,是王振泰就任贝因美(002570)董事长一职6个月以来最难忘的一天。这一天,贝因美宣布同外资乳业巨头恒天然集团建立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恒天然将以逾30亿元人民币的代价部分要约收购贝因美20%的股份,贝因美借此迈出一直希望的全球化的关键一步。

  2014年8月27日,是王振泰就任贝因美(002570)董事长一职6个月以来最难忘的一天。这一天,贝因美宣布同外资乳业巨头恒天然集团建立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恒天然将以逾30亿元人民币的代价部分要约收购贝因美20%的股份,贝因美借此迈出一直希望的全球化的关键一步。

  自2014年2月24日任职以来的这6个月,无疑也是临危受命的王振泰背负重大压力的6个月,王振泰曾在5月份时用“压力山大”来形容自己就任后的感受。事实上,在努力寻求国际合作者、进行战略转型的同时,贝因美财务数字的“难看”已成为王振泰无法回避的尴尬:2014年一季度贝因美净利润下滑36.34%、2014年半年报净利润下滑72.09%、2014年三季报预计净利润下滑25%-75%……

  2014年同样是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大变革的一年。去年以来持续出台的政策,正在逐渐改变着奶粉行业的市场环境及发展模式,也使得奶粉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为白热化。“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身为国产奶粉老大的贝因美,能否把握住行业关键期、稳固国产龙头地位,在贝因美创始人谢宏“淡出”之后,这样的重任同样落在了王振泰肩上。

  20%股权的国际化代价

  2014年8月27日午间,已停牌多时的贝因美突然宣布了其和恒天然集团战略合作的消息——贝因美将与恒天然集团的下属子公司恒天然有限公司、恒天然乳品(香港)有限公司展开合作。

  合作主要分为两步:首先,恒天然香港将通过向贝因美所有股东发出部分要约收购的方式,进行股权投资,以购买至多2亿股贝因美股票,占贝因美所有已发行股票的20%。其次,要约收购完成后,双方将在澳大利亚共同组建一个合资实体,该合资实体将购买恒天然集团的关联方在澳大利亚所拥有的达润(Darnum)婴幼儿配方奶粉厂,为恒天然集团和贝因美制造婴幼儿配方奶粉、基粉等营养粉,预计总投资为2亿澳元(贝因美持股51%、恒天然集团持股49%)。

  双方均未透露要约收购价格,有新西兰媒体报道恒天然首席财务官披露的部分要约收购价格拟定为每股18元人民币。而贝因美停牌前的6月18日的收盘价为14.36元/股。对比这两个价格,意味着恒天然为本次要约收购付出了大约25%的溢价,并将支付总计约36亿元人民币的对价。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这对于恒天然来说是一笔划算的买卖。贝因美作为国内本土知名奶粉品牌,在国内拥有成熟的渠道,也有着较高的市场份额,无疑是亟需本土化和成熟渠道的恒天然在中国极佳的合作伙伴。恒天然除了是中国乳业的主要原料供应商之外,其旗下同样拥有“安满”、“安怡”、“安佳”等奶粉品牌,但其自去年在中国市场重点推广的婴幼儿奶粉品牌“安满”效果并不理想。在降低政策风险的同时,能够利用贝因美的渠道分销旗下奶粉品牌,成为恒天然“捆绑”本土企业的重要原因所在。

  根据贝因美公告,双方未来合作还包括:将探讨在中国共同投资建设牧场;将在其他方面进一步合作,包括产品的总代理协议、未来的合作扩展、优先合作权、新西兰/澳大利亚供应链的发展、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合作。

  至于贝因美一方,让渡20%股权给在中国乳品市场布局已久的既是其供应商但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称得上竞争对手的恒天然,这笔买卖是否划算?则需要从贝因美的合作意图谈起。

  “从中国乳业的消费数量来看,自产远远不够,必须有全球化资源做强力补充。全球化是中国奶粉企业的必然路线。”贝因美董事长王振泰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