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米线穿衣上市被指变相涨价 消费者:包装不重要
摘 要: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食用一碗米线等于吃6个塑料袋”的传闻曾让很多食客对米线“敬而远之”。但事实上,目前社会中喜食米线的人却不在少数,而在云南,米线又是人们每天都不可缺的食品。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食用一碗米线等于吃6个塑料袋”的传闻曾让很多食客对米线“敬而远之”。但事实上,目前社会中喜食米线的人却不在少数,而在云南,米线又是人们每天都不可缺的食品。
近日,云南米线市场掀起了一股“米线穿衣风潮”:以往市场上散装米线售卖形式统统变为以环保塑料袋进行包装售卖。然而,为确保米线食用安全的“米线禁裸令”却在市民中呈现出不同的声音,甚至惹出了“变相涨价”争议。
米线“套上”包装袋 塑料筐替换竹箩筐
“除了源头把控,在消费流通环节,我们要求米线‘穿衣上市’。” 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本军说,“2014年10月15日起,云南米线实施‘禁裸令’,全面禁止无预包装、无标签标识的米线进入消费流通环节,目前云南市场上的米线,95%以上都有完善的标签标识和规范包装。”
据记者了解, 自今年5月起,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检查获证米线生产加工企业42家,排查整治米线生产加工小作坊2053家,取缔无证生产、卫生条件差、设备设施简陋、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的“黑作坊”8家,责令223家米线加工小作坊实施整改,对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产品质量检验不合格的114家米线小作坊依法查处,确保米线食用安全。另外,在抽查米线产品905个批次中,不合格106个批次,合格率为88.28%。
从10 月15日起,昆明市销售的所有米线都将采用无毒无害食品包装袋“穿衣”进入市场。同时,市面上所有盛放米线的竹箩筐将替换成塑料筐。
在昆明市的一家农贸市场内,记者看到规范的米线售卖摊点上,销售人员都戴帽、用手套进行抓取,并在显眼处摆放着《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检验报告》、《食品流通许可证》等证件。一些没有《生产许可证》的小摊点则悬挂着《昆明市米线加工小作坊食品安全备案证》。
“跟散装米线相比,袋装米线看上去更干净卫生,携带也更加方便,你就可以了解是哪个厂家出的,你这次吃了以后就可以记住,下次还来买这家的,本来云南人都爱吃米线的,但是以前吃得总是有点不放心。”市民龚先生说。
“‘禁裸’相当于米线不能再抓着卖。”存在这样认知的市民不在少数,但实际上“禁裸”并不等于定量小包装,而是禁止无标签标识销售米线。除了用环保塑料袋进行定量小包装外,商家也可依据市民的消费习惯,将之前盛装米线的竹筐换成卫生环保无害的塑料筐简易包装。
云南米厂心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勇则认为,“用竹筐盛装米线还有一个不利因素,竹筐外没有任何标识,各厂家之间难以区分,一旦出现问题,很难进行源头追溯。”
。对于米线“禁裸令”的实施,部分市民给予肯定,市民贺女士表示,对简易包装与定量包装的米线完全可以接受,“购买米线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是否卫生安全,即使因此适当涨价也可以接受。”
包装成本增加致终端市场价格上涨
记者在云南东华新迎农贸市场看到, 润滇米线、米厂心及应会米线等店都有定量包装的小袋米线和简易包装的大筐米线出售。篆新农贸市场米线摊主告诉记者,市民较为接受简易包装的散装米线售卖形式,“想吃多少抓多少,这是市民的一个消费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米线“穿衣”上市,毫无疑问给企业增加了一定的包装成本。一位米线经销商表示,包装设备的购置、包装盒的物料成本、覆膜等的消耗,再
- 国美电器上市公司预期2014年首九个月净利同比增长超过70%(2014-10-24)
- 阳澄湖大闸蟹上市批发价首降(2014-09-30)
- 上市后阿里员工真“暴富”了吗 没你想象的那么神(2014-09-22)
- 天猫或为阿里顺利上市取消“双十一”年终促销(2014-09-18)
- 五粮液交上市12年来最差成绩单 经销商银基巨亏10亿(201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