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米线穿衣上市被指变相涨价 消费者:包装不重要
摘 要: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食用一碗米线等于吃6个塑料袋”的传闻曾让很多食客对米线“敬而远之”。但事实上,目前社会中喜食米线的人却不在少数,而在云南,米线又是人们每天都不可缺的食品。
加上定量称重等人工费用,成本肯定要比原来高。而在终端市场,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包装米线的价格也的确有所上涨。
“‘米线穿衣服’就是变相涨价,简易包装米线价格基本在3.5元/公斤~4元/公斤之间。部分全包装的米线价格略贵于简易包装米线,例如米厂心的一款500克全包装米线售价在3.5元,而武老大的290克小包装的米线售价为1元。”市民木先生说。
另一位在购买塑料筐盛放的简易包装米线的市民表示,感觉米线“裸露”和“穿衣”后的质量并没有变化,只是现在食用米线更加放心了。
采访中,记者发现也有不少市民发出类似担忧:米线套上包装袋仅仅可以证明米线不能再抓着卖,但这仅仅是在流通环节做出的安全举措,那么在消费者看不到的生产环节呢,仅凭一个包装袋还是难以保证米线质量。
“内质安全更重要”
不少农贸市场的摊主都表示,目前每天米线都供不应求,并没有剩余的情况发生。摊主胡女士说,“我们拿得多,基本没出现过剩下的情况。”昆明市食药监局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当天生产的米线只能在24小时内出售,超过24小时就要强制销毁。
“这是根据消费者需求推出的不同包装档次。” 昆明市食药监局副局长张云海告诉记者,除了超市必须要求全包装外,市民也可选择简易包装。“虽然包装标准不同,但米线的安全标准是统一的。”
张云海同时表示,目前是米线质量专项整治的第三阶段,在今年底至明年初对于从生产到销售的中间环节将进行整治。为防止穿衣米线在运输环节的二次污染,对配送车辆和人员的监管是下一步延伸重点。
“保证米线监管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加强对全社会的质量安全宣传,让消费者加强认识和理解,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同时监管机构要对源头进行把控,加大监管力度,及时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抽样检验力度,把这些不法行为堵在市场之外。”刘本军说。此外,餐饮单位也要对供货商的资质进行查验,把好进货质量关。
民以食为天。事实上,对于公众而言,米线表面“穿衣”与否可能并不重要,关键是“内质能否有保障”。
穿上衣服的米线真的就安全吗,在消费者看不到的生产环节又该如何把控。另外,米线穿衣所引发的终端市场价格上涨能否最终为消费者接受,这一切仍有待观察,同时也给相关部门提出新的问题和考验。
- 国美电器上市公司预期2014年首九个月净利同比增长超过70%(2014-10-24)
- 阳澄湖大闸蟹上市批发价首降(2014-09-30)
- 上市后阿里员工真“暴富”了吗 没你想象的那么神(2014-09-22)
- 天猫或为阿里顺利上市取消“双十一”年终促销(2014-09-18)
- 五粮液交上市12年来最差成绩单 经销商银基巨亏10亿(201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