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令进补来年打虎 阿胶缘起东阿传承千年
摘 要:中国作为养生大国,在冬季特别是冬至节气,民间素有通过服食阿胶、膏方等方式进行养生进补的传统,“冬令进补、来年打虎”的谚语也因此广泛流传。山东冬季气候干燥寒冷,为了抵御寒冷,人们也纷纷把冬季进补这一传统提上了话题。
中国作为养生大国,在冬季特别是冬至节气,民间素有通过服食阿胶、膏方等方式进行养生进补的传统,“冬令进补、来年打虎”的谚语也因此广泛流传。山东冬季气候干燥寒冷,为了抵御寒冷,人们也纷纷把冬季进补这一传统提上了话题。
据悉,在近期举办的2014冬至阿胶节暨阿胶滋补论坛上,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养生分会会长孟庆云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于智敏、膏方专家朱抗美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郭瑞华教授四位专家分别表达了自己对冬季滋补养生的研究,同时也从权威角度证实了阿胶是冬季进补首选。
严寒冬日 冬令进补引关注
于智敏教授在本届滋补论坛上介绍,“冬雪雪冬小寒大寒”这六个节气构成了冬天的主气,此时寒气当令,寒邪作为一种致病因素有两个突出的特性,第一个是“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第二个是“寒主收引凝滞”,所以冬天的时候人容易怕冷,容易感冒、手脚冰凉,这都是寒邪致病的体现,所以冬天进补,实际上是为了增强人的抵抗力,起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作用。中医在养生保健方面非常强调冬季进补和阴精的作用,《黄帝内经》有一句话说“阴精所奉其人寿”,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经常进补,保持阴精的中固,那么精足、气旺、神全,“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地灵人杰 孕育道地好阿胶
一方水脉,一方乾坤。阿胶是在齐鲁文化影响下,古代先人智慧的发明创造,与人参、鹿茸齐名的“中药三宝”。东阿出阿胶,东阿之外,只有驴胶,非阿胶。这犹如长白山人参,西藏冬虫夏草、霍山石斛一样,地域性决定了原产品的道地和不可复制。弘景曰:“出东阿,故曰阿胶。” 药王医圣们经过历史长河的验证,道出了阿胶的正宗源头。正宗阿胶三千年从未离开东阿县,坚守的就是阿胶正宗道地的品质。
东阿之水乃阿胶之魂,也是阿胶区别于驴胶的关键所在。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东阿亦济水所经,取井水熬胶,谓之阿胶。”东阿地下水得天独厚,系济水的地下潜流,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东阿水文地质单元。。清朝大医学家陈修园说,“人之血脉,宜伏而不宜见,宜沉而不宜浮”,以“清而重、性趋下”之水炼胶,正与血脉相宜。
驴皮是阿胶之宝。阿胶用料考究,以成年乌驴皮为最佳,且必须用整张驴皮炼制。否则,药性不全。李时珍《本草纲目》说:“阿胶以乌驴皮得阿井水煎成乃佳尔”。古人认为黑色属水入肾,可补先天之本,黑驴皮更容易吸收阳光和热量,代谢旺盛,驴皮中的营养物质储存丰富,滋阴补肾效果更佳。
中华孝道 东阿阿胶永传承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滋补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阿胶滋补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以弘扬中国孝文化为己任,连续多年开展以“熬阿胶 写家书 尽孝心”为主题的“中华儿女孝心行动”等公益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体现了一个企业的高度社会责任感。今年重阳节,由大众日报主办、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2014年“孝亲敬老齐鲁行动”在济南启动,倡导人们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常回家,多问候,向父母尽孝心、行孝道。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传承人、总裁秦玉峰表示,“作为中华老字号,我们的产品是来自传统的,我们的文化也是继承传统的,所以我们发起‘熬胶孝敬’活动的目的就是推动孝道的复兴,回报社会。同时,我们又希望在新科技和老传统的碰撞之下,让尊老敬老的理念能播撒得更远,
- 三九严寒滋补正当时 阿胶特惠错过等一年(2014-12-29)
- 2014冬至阿胶节暨阿胶滋补论坛开幕(2014-12-26)
- 冬至吃什么微博热议,阿胶滋补季万人讨论(2014-12-23)
- 东阿阿胶5年9次自杀式涨价 称价格上不去一直赔钱(2014-10-23)
- 复方阿胶浆涨价但不退出医保(201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