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电子政务:从网办大厅看高效政务服务发展
摘 要:深圳市按照“统一建设、共享使用”的集约化建设模式,建设全市电子政务基础性软硬件基础设施。目前,已形成全市统一的党政机关网络平台、政务数据中心、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基础性数据库、内网安全及应用支撑平台等,为持续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升级城市运营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电子政务建设:特区再次发挥特区精神,创建特区模式
深圳市按照“统一建设、共享使用”的集约化建设模式,建设全市电子政务基础性软硬件基础设施。目前,已形成全市统一的党政机关网络平台、政务数据中心、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基础性数据库、内网安全及应用支撑平台等,为持续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升级城市运营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深圳市委、市政府认为:信息化是区域竞争力和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深圳信息产业发达、信息基础设施完善,电子政务方面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具备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目前深圳更要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运用互联网思维,遵循资源共享、互联互通、节俭办事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电子政务建设,提高电子政务应用普及率,为市民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行政服务。
深圳市“网上办事大厅”建设:从8小时政府稳步迈向“24小时”政府
“网上办事大厅”是深圳市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个代表性的整合工程,近年来深圳市持续发力,强化建设,至今“网办大厅”项目已经取得显著成果。

简单来说,“网上办事大厅”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向社会开放政府行政服务线上入口的信息化平台项目,让之前需要“跑窗口”的公司注册、税务登记、社保、公积金等诸多事务实现网上办理。
通过网办大厅,一是可以直接节省“跑窗口”的时间精力耗费,二是可以节省在申办过程中因为材料携带不全,信息提供不正确,排队等候等多方面原因而导致的成本,同时还对降低行政机关办事大厅拥挤程度等多个方面起到显著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该系统可以24小时面向市民开放,业务受理由以往的8小时变为24小时。市民可以在非工作时间进行网上办事,如晚上可以将需办理事务提交到网上,网上办事大厅相关部门会一并受理,并约定时间办妥,真正实现了全时段覆盖。
深圳CA技术专家:数字证书技术成为企业、市民享受电子政务便利的桥梁
在公众看来简单的“政务服务网上办”,实则并没那么简单。
无论是孩子入学申请、社保公积金管理,还是企业单位因经营发展或员工等各类因素所涉及的政务服务,均事关当事者及各相关方的责任和利益。而且多数情况下这些事务可上升到法律高度。因此,在公众看来简单的电子政务服务,会涉及信息安全保护、当事人身份的核定权鉴、行为证据的法律效力等诸多方面。引发诸如行为追溯、防抵赖、对于公民或者单位在电子政务信息环境中的身份给予反破译、反复制、反侵权等命题。
那么,上述命题是怎样解决的呢?为此,记者专门访问了深圳市本土唯一具有合法地位的电子政务数字证书技术研究和证书签发机构--深圳CA的技术专家。
据深圳CA有关人士介绍:今天深圳特区公众享有的电子政务带来的便利和经济价值,主要是由两个块面提供支撑。一是特区政府不遗余力的推动政务电子化平台的建设,这是实现电子化政务服务的基础平台;另外一个是法律许可的数字证书签发机构为个人、企业单位等签发的“电子通行证”,是社会公众接受电子政务服务的“准入证”。
数字证书承担了身份权限鉴别、安全防护、法律担保等多方面职能。在智能化环境中,相当于公民个人、企事业单位等的“电子身份证”、“电子印章”。
深圳CA:特区电子政务技术不仅服务本市市民,更在推进多城市智能化进程
记者从深圳CA技术开发部门了解到,目前该机构已经联合政府有关职能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