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产品进军中国市场 国产奶粉遭洋奶粉“围攻”

http://www.e23.cn2016-01-12北京商报

    摘  要:在“全面二孩”政策的诱惑之下,2016年开年就有多款洋奶粉宣布进入中国市场,上周,来自瑞典的老牌奶粉企业Semper在天猫网站开设旗舰店,打开官方销售渠道;上周三,原装原罐的荷仕兰奶粉也宣布在中国市场推新品

  在“全面二孩”政策的诱惑之下,2016年开年就有多款洋奶粉宣布进入中国市场,上周,来自瑞典的老牌奶粉企业Semper在天猫网站开设旗舰店,打开官方销售渠道;上周三,原装原罐的荷仕兰奶粉也宣布在中国市场推新品,打开中国内地多渠道销售格局。实际上,目前进口奶粉已经占到国内奶粉消费量的一半,未来这个比例更有提升空间,洋奶粉的进入会不断挤压国产奶粉的生存空间,国产奶粉2016年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新一轮中国布局

  如果说,在过去五年之内全球性的乳粉企业已基本完成中国布局,那么在2016年一些在区域市场享有盛誉的外资乳粉也将开启全力开拓中国市场之旅。上周,瑞典Semper奶粉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就在2015年的12月29日,该品牌宣布在天猫国际开设其首家官方旗舰店,由此进驻中国市场,而此前Semper公司未向中国官方出口相关产品。据介绍,作为北欧领先的婴幼儿食品公司,Semper已经拥有近80年的历史,该品牌的奶粉也通过海淘、海外代购等渠道被中国消费者所熟知。

  无独有偶,还是在上周,荷仕兰(香港)乳业有限公司宣布,自2016年起该公司将在中国市场推出两款从澳洲原装进口的中高端婴幼儿奶粉。资料显示,荷仕兰是欧洲奶粉品牌,由香港海丰控股、香港洪桥投资等共同出资组建,目前主要在香港和澳门市场销售。

  在业内人士看来,瑞典Semper以及香港荷仕兰的进入也只是2016年洋奶粉冲刺中国市场的开端,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中国市场在本就具备增长力的前提之下,焕发了更加巨大的潜力,据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李胜利的预测,“全面二孩”放开后,每年新出生人口大约在300万-800万之间,估算将每年增加8万-21万吨纯奶粉的需求,而目前国内消费者对于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年需求量为60万吨。

  洋奶粉整体量增价跌

  增量21万吨的奶粉市场,令所有企业垂涎,但是谁又能成为最后的王者?在业内人士看来,2016年国内乳粉配方注册制度的推进将会使得国产乳粉迎来一轮大洗牌,这恰恰又为洋奶粉的进入提供了契机。此外,在国家空前严厉的监控之下,2015年又有国产奶粉多次登上质量黑榜,消费信任还未真正建立的环境,对于国产奶粉的发展依旧不利。“实际上,国家对于奶粉质量的把控和奶粉企业的清理是从洋奶粉开始的,2014年5月1日起,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允许进口,该政策对洋奶粉进行了一轮洗牌,而今年有望实质性推进的配方注册制度,会对国产奶粉产生前所未有的淘汰效果。”行业人士如是介绍。

  除了上述政策原因之外,国外进口乳粉的价格不断下滑又为洋奶粉增添了优势。就以天津口岸为例,天津检验检疫局最新发布,2015年天津口岸共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约4730吨,同比增长80%;货值约2460万美元,同比增长23%;平均价格5.2美元/千克,却出现同比31%的下滑。据分析,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量增价跌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消费者购买力不断提高以及“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此外原料奶粉价格持续走低和各大电商的奶粉促销活动则导致了婴幼儿配方奶粉价格的下降。天津检验检疫局相关人员称,中国从2016年1月1日起对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关税采取适当降低,同时伴随中澳自贸协定第二次降税,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价格仍将保持下降趋势。

乳业专家宋亮由此总结道,2016年国产奶粉的压力会非常大,由于定价有了一定的空间,洋奶粉将进一步渗透渠道至三四线城市,这更将直接挤压国产奶粉盘踞的市场空间,2016年国产奶粉与洋奶粉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