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资管掘金公募FOF 相较私募凸显四大优势
自资管新规实施以来,券商资管持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业务结构不断优化,总体呈现私募量减质增、公募加速渗透的发展态势。而券商资管由“私募”向“公募”渗透过程中,主动管理能力体现之一的FOF产品备受行业关注。
渤海汇金证券资管FOF投资总监叶萌作为在资产管理行业耕耘多年的专业人士之一,对于从管理私募FOF的券商投资主办方变身为管理公募FOF基金经理后有何不同感受?在券商积极布局公募赛道的背景下,券商公募FOF相较于私募FOF有何优势和劣势?带着诸多问题,《证券日报》记者对叶萌进行了专访。
公募FOF有四大优势
但灵活性相对不足
当前,券商布局公募赛道已是大势所趋,各家公司均在积极申请设立券商资管公司、申请公募基金牌照,抑或是增持公募基金公司股权。从管理产品属性方面,券商资管公募FOF相较于私募有何优势和劣势?
“公募FOF具备更广泛的受众、更严格的监管、更高的流动性和更加透明等四方面优势,但与私募相比,也有灵活性受限等方面的劣势。”叶萌坦言。
受众方面,公募FOF更加广泛。公募基金是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开放的,因此投资者基础更广,可以吸引大量小额投资者参与。不过,公募基金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公募FOF需要遵循严格的投资限制和风险管理要求,为投资者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安全保障。
公募FOF在公开市场上交易,投资者可以随时买入和卖出,提供了很高的流动性。公募基金需要定期披露投资组合、业绩、费用等信息,为投资者提供了清晰、透明的投资环境。然而,由于受到较严格的监管,公募FOF在投资策略的选择和实施上灵活性相对有限。公募FOF的业绩也会被投资公众密切关注,这导致部分基金经理在投资决策上可能更注重短期表现,对长期投资目标造成影响。
与公募FOF相比,私募FOF具备灵活性和面对高净值投资者的优势。灵活性主要体现在私募FOF的投资策略更丰富、灵活度更高。私募FOF通常面向高净值投资者或机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通常具有更高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知识,私募FOF可以实施更为积极的投资策略。
相较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的透明度、流动性都相对较低。私募基金面对的是合格投资者,信息披露的对象较公募基金偏少,透明度相对较低。私募基金通常有一定的锁定期,投资者不能随时买卖,降低了投资的流动性。
总体来说,公募FOF和私募FOF各有其特点和适用的投资者类型,券商在布局公募赛道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优势和劣势,提供最适合投资者的产品和服务。
在既定风险约束下
追求收益最大化
在加入渤海汇金之前,叶萌多年从事股票市场、基金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和投资工作,善于评价分析市场各类基金、寻找市场趋势投资机会。
对于投资管理“身份”的转变,叶萌有其切身体会。他表示,首先,从监管角度,公募基金经理需要遵循严格的监管规定。比如,公募基金在投资标的选择、投资比例、风险控制等方面都有明确的法规要求。
其次,责任更重,投资者群体的变化很显著。公募基金面向的是广大公众投资者,不仅仅是高净值个人或机构投资者。这意味着,公募基金经理需要考虑的投资者需求更为复杂和多元,需要更多地考虑产品的透明度和投资者教育。对于公募基金经理来说,如何在满足广大投资者需求的同时,能够达到投资收益目标,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2023年5月18日,渤海汇金优选平衡FOF开启发行,叶萌拟任该产品基金经理,这也是其由“私募”转型“公募”后管理的首只FOF基金。新成立产品的投资框架在资产配置层面和管理人选择层面都有哪些特点?
叶萌表示,“FOF是产品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通过FOF,呈现给客户各种风险收益不同的产品,我们希望用产品矩阵的方式满足各类投资者的不同需求,所以,我们每个产品都不是以收益最大化为单一目标的,而是追求既定风险约束下的收益最大化,每个产品都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我们现在正在发行的优选平衡FOF,是一个追求长期收益的同时兼顾短期风险的平衡型产品。在资产配置层面,以均衡的股债比例为配置中枢,锚定产品的长期波动特征。在基金选择层面,围绕高赔率的思路,选择长期业绩优秀、收益屡创新高(频率高)、超额收益稳定的基金经理。在标的选择上,我们特别强调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框架,因为基金经理的投资框架是业绩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对基金未来业绩形成预期的依据。”
作者:周尚伃   编辑: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