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厂20元进店180元 眼镜真是“9倍暴利”?

http://www.e23.cn2013-09-04济南时报

    摘  要:刚来济南上大学的小吴准备配副隐形眼镜,她在泉城路附近转了五六家眼镜店,发现半年抛隐形眼镜价格大都在100元以上。在朋友的推荐下,她来到眼镜批发市场,看到同类隐形眼镜只卖40元左右,价格差了近2倍。“为啥差别这么大?怪不得人们都说眼镜行业暴利。”小吴质疑。记者采访的眼镜零售商表示,眼镜行业并非暴利,事实上,其利润仍然难以支撑高昂的店面租金和人工费用。

介绍,改革开放前,济南只有精益一家眼镜店,当时配副眼镜,一般要排上20天的队,如今济南已有近600家眼镜店,甚至还有些品牌正以每年开十几家店的速度扩张。“现在需求人群的增长速度不敌眼镜店扩张速度,原本一家店每天能配20副眼镜,现在大的店一天能配10副就不错,有的店一天只能配一副。”在王立群看来,配一副眼镜和配20副眼镜所要支付的房租、水电费及人工费是一样的,因此激烈的市场竞争非但没有降低眼镜价格,反而摊薄了眼镜店的利润,使得零售商不得不靠提高眼镜价格来“养店”。“目前真正赚钱的眼镜店并不多,一些企业只是通过大规模扩张以争取上市获得资本。”王立群透露。

  品牌厂家统一定价 零售商降价要遭罚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造成眼镜价格偏高的另一个原因是生产厂商控制产品价格。据了解,依视路、蔡司、豪雅等国际品牌在国内都有统一零售价,对零售商也有低价格限制,如果零售商突破限制,就可能被罚款或者取消供货。“不仅是国外品牌,国内品牌也会给经销商设置一个价格底线。”王勇坦承,尽管从法律层面讲,这些生产厂家如洋奶粉厂商一样,涉嫌价格垄断。但如果不设置这个底线,一旦有些经销商以进价或更低价格销售,其他经销商就会无利可图或纷纷效仿,最终眼镜整体价格被拉低,品牌就只有死路一条。“这也是为什么前几年特别火的平价眼镜店越来越少。”王勇说,现下一些平价眼镜店只能依靠减少经销商等中间环节降低部分费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