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毒豆芽生产黑幕:违规添加激素成行业潜规则

http://www.e23.cn2013-11-26新华网

    摘  要:进入冬季,豆芽又迎来销售旺季。作为老百姓餐桌上的常见菜,近年来豆芽涉“毒”事件屡屡发生、重复上演,违禁使用添加剂甚至成为行业“潜规则”。

25处,这些黑窝点几乎遍布整个天津。

  从天津今年查处的“毒豆芽”窝点情况看,普遍存在着非法添加现象,其添加物包括三大类:即AB粉、198为代表的生长激素,漂白粉、保鲜粉为代表的防腐剂,以及头孢等抗生素等。

  天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李志勇处长表示,查获的非法添加物均为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物质,长期食用对人体危害极大。

  中国豆芽产业协会监事沈朝辉说,AB粉主要成分为6-苄基腺嘌呤和赤霉素,可使豆芽3天就可以长到7厘米的长度,而且口感鲜美。但AB粉会导致儿童发育早熟、女性生理改变、老年人骨质疏松等,有致癌可能。漂白粉使豆芽颜色鲜亮,但摄入体内会导致口咽、食道、胃黏膜损伤,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高氯血症等;保鲜粉让豆芽长期不腐,但会影响视力、肝脏和肠胃,长期食用可能造成多种癌变。

  不仅在天津,作为极为大众化的蔬菜,豆芽近年来在我国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多个地区频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山东、陕西、辽宁、新疆、浙江、上海等地,均查获多起“毒豆芽”案。

  三个部门为何管不住一根豆芽?

  “毒豆芽”之所以频频出现,除了商贩本身利欲熏心外,监管的漏洞更让人揪心。

  多位食品安全主管部门人士和行业专家认为,各地豆芽屡屡被曝出安全问题,监管部门职责划分不清易相互推诿有直接关系。

  豆芽属于食品和农产品之间的临界产品,对于临界产品的属性是属于食品还是属于农产品,相关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容易存在争议和推诿。如工商部门认为只负责商品流通领域,豆芽生产应归质监管;质监部门认为豆芽属于初级农产品,应归农业部门管;农业部门认为豆芽不属于“地里长出的东西”,而豆芽是初级农产品的加工品,不在他们管辖范围。

  如此一来,一根小小的豆芽菜,看似和这三个部门都有关系,每个部门都能管,但却谁都不愿趟浑水,出现“三不管”的尴尬局面。

  检查监管流于形式也是重要原因。记者调查中了解到,有的“黑作坊”乡镇工作人员去查过多次,每次都打招呼警告别再乱添加,但没有采取查封、刑拘等措施,作坊主自然置若罔闻。

  与此同时,非法添加物获取渠道“通畅”,源头监管不足。记者在购物网站上输入“豆芽AB粉”“无根豆芽生长剂”等,发现销售信息非常多。

  同时,应加强对非法添加物源头监管,实行防范环节前移,从源头上堵截食品生产者的非法添加行为。并加强检测力量、检测设备的配备,加强对农残、非法添加物的检测。

  “消费者也要掌握鉴别豆芽的诀窍,学会自我保护。”沈朝辉说,一看“根”,一般来说豆芽有多长,根须就会有多长,激素催生的豆芽,基本没有根须或根须非常短;二看“叶”,正常黄豆芽顶部的黄豆瓣是分开的,问题豆芽则是紧紧包在一起;三看“形状”,问题豆芽往往又粗又短,容易折断;四看“色”,问题豆芽会颜色过白,而正常豆芽则是青白或奶白色。“但关键还是要加强监管,不要再让消费者求助‘鉴别诀窍’才能吃上放心豆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