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3年,整个白酒行业被迫洗牌。一线酒企高端产品价格回落、服务下沉,给二线、三线酒企的产品销售及生存带来压力。整个白酒行业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高端白酒市场也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但是在推广中,水井坊产品是否能获得好的招商还有待观察。
在高端酒销售遇阻的情况下,企业增加品牌系列战略是正确的。不过,推低价位酒来弥补高端酒滞销带来的销售下滑,短期内是不可能见到实效的。因为新品从上市推广到消费者认可需要一定的时间。另外,不是所有酒企推出的腰部产品都能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这里比拼的不仅是酒的品质、市场营销,还有企业的品牌效应。
贵州茅台和五粮液的价格下沉后,给次高端酒企带来的压力不是靠推新品能解决的。酒企已经意识到从单一的专攻高端酒带来的业绩风险,做全品牌战略思路是正确的,但是,当大家都在推腰部产品时,酒企们又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需要从招商、品牌推广、市场服务等各个环节从头开始做。不过,作为一线酒企的五粮液推出的“头曲、特曲和特曲精品”在上市后的几个月后,已经取得不错的业绩。在五粮液人士看来,上述三款产品今年完成2亿元的目标肯定没问题。
当腰部产品成为众多酒企要着力打造的战略产品时,谁能赢得经销商的喜爱、消费者的认可,那么它们的转型则是成功的。但是,从目前来看,一切都是未知数。
白酒证券化遇冷,纸白酒停留在梦想中
2012年,曾经在白酒行业掀起“上市”热潮的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下称上海酒交所),在去年实现了多家酒企产品在该平台上上市交易。而今年,虽然也有酒企产品上市交易,但是,这些产品都是一些名气较小的产品。
上海酒交所官网统计显示,截至12月17日,共有15只酒产品在交易,其中,涉及白酒产品有10只。包括国窖1573·中国品味2011、水晶舍得2012珍藏版、陕西西凤酒的国典凤香、古井贡原浆酒、景芝酒业的国标芝香、浙江致中和国养国际金奖2012、洛阳杜康的酒祖杜康传奇、黄山头酒业的容天下纪念酒、重庆诗仙太白的95金樽、茅台神州2013等。
而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产品中,多数产品的价格已经跌破发行价,价格出现腰斩。有的产品的交易量为零。可以说,上海酒交所的交投相当冷清。
另外,国内除了上海酒交所外,还有四川酒交所、贵州酒交所、金马甲,深圳也有两家酒业交易中心。虽然酒交所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但是,仅有上海酒交所的规模较大,其它酒交所并没有吸引更多的酒企发行产品。
白酒证券化遭冷遇,发行产品价格出现腰斩,与线下传统渠道的酒价格出现腰斩相吻合。事实上,当初白酒企业选择登陆上海酒交所,茅台的市场价格在2000元/瓶左右,其出厂价仅有819元/瓶。酒企的目的就是想通过酒交所平台树立起产品的价格标杆,因为酒交所的口号是“出厂价就是发行价”,而消费者在酒交所买到的酒是线下价格的一半。另外,年收益达15%的诱惑也让一些投机者加入申购的队伍中。可以说,上海酒交所成立时,各方都怀揣着梦想,但是,白酒行业的调整,让整个酒行业进入挤泡沫阶段,线上线下无一幸免。用“生不逢时”来形容酒交所或许不为过。
但是,酒交所的出现也是白酒行业转型中的一个新亮点,其未来能否像国外红酒交易中心那样成为一棵常青树,从目前来,不仅需要时间,也需要酒交所做更多的工作。酒交所申购流程必须简约化,如果能像电商那样购买便利,则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消费者去购买、交易、消费。另外,信息的不对称则要求酒交所加大品牌宣传,让更多的消费者、酒企、经销商走上这个平台,增加交易活跃度。但是,这条路会比较坎坷,让白酒变成真正的理财产品,酒交所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可以说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