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互联网金融大爆发的当下,贴钱推高收益率的背后,是基金公司改变原有业务模式、争取用户的努力。在网络销售刚刚起步的今天,牵手互联网公司,借助网络平台流量优势,积极争取潜在用户,成了基金公司努力的方向。
发生在2013年底的愈演愈烈的贴钱销售基金现象,随着高收益宣传被监管部门叫停,似乎应该告一段落了。
在互联网金融大爆发的当下,贴钱推高收益率的背后,是基金公司改变原有业务模式、争取用户的努力。在网络销售刚刚起步的今天,牵手互联网公司,借助网络平台流量优势,积极争取潜在用户,成了基金公司努力的方向。
基金蜂拥抢用户,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导致争取用户成本也越来越高,资金和实力变成了较量重点,对于中小基金公司来说,如果没有出彩的业绩支持,随着网络销售占比的逐步增加,缺乏网络平台的支持,产品销售难度将会越来越大,天弘基金被阿里巴巴控股的昨天,或许就是他们的明天。
尽管余额宝逼近两千亿,但对整个行业来说,依然处于起步期,在网络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爆发性增长的今天,寻求网络平台合作,依然是当下基金公司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火拼高收益告一段落之后,各种创新也将纷至沓来,争取用户依然是未来发展的源头之水。
对于基金网络销售来说,序幕刚刚开启,好戏还在后头。
⊙本报记者 赵明超
贴钱造梦被叫停
在1月10日的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在回答百度与华夏基金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涉嫌违规的核查结果的问题时,证监会发言人再次强调在基金销售中“卖者有责”,在基金产品的宣传推介,要对基金产品的收益特征、风险属性进行准确、全面和充分的披露,不得片面强调收益而无视风险提示。而在1月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中,证监会发言人同样强调基金管理公司及销售机构严格按照法规要求开展基金宣传推介活动,充分、全面、准确披露基金产品的收益特征与风险属性,不得以高收益、无风险等宣传方式误导投资者。
证监会在最近两次新闻发布会上均提到要严格规范基金销售宣传,主要是针对去年四季度以来,在基金销售中,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贴钱推高收益率现象。
自余额宝推出以来,在基金销售整体艰难的状况下,借助支付宝平台,迅速发展壮大,一跃而成为中国基金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基金,在其示范效应下,各路资本纷纷跑马圈地,在产品宣传中,高收益成了吸引用户的法宝。
在高收益率的宣传下,2013年12月25日,网易的添金理财产品1小时大卖5亿元,该产品预期收益率高达11%。而在此前,天天基金网推出的约定收益率7%的产品,字短短十分钟之内就被一抢而空,据悉该产品是天天基金网联合汇添富基金推出,投资门槛为100万元,募集资金规模上限为1.5亿元,计划投资对象为固定收益类品种,包括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等,产品每3个月为一个运作期,存续期一年。
另一家基金独立销售机构数米基金网,2013年底同样推出高收益的“数米胜百八”活动,宣称只要购买指定货币基金产品,分享后可以获得奖励,持有货币基金30天的合计收益最高可达8.8%,该活动门槛最低只要1000元。
如果时间再往前推的话,来源于余额宝的强势营销,针对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集中火力,大力宣传收益率是银行活期存款利率数倍乃至十多倍,在短短5个月时间就突破千亿元,赚足了投资者眼球。此后,百度推出的现金理财产品,最初传出约定收益率8%,尽管有营销打擦边球的嫌疑,但却赚足了眼球。
对于现金理财产品来说,对接各种“宝”的均是基金公司发行的货币市场基金,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工具如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企业债券等短期有价证券。业内人士表示,上述投资标的,除非出现今年六月份钱荒时的极端情况,否则很难达到7%以上的收益率,而货币基金的历史收益率基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