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堡市场“超市化”试验 蔬菜即将可追溯

http://www.e23.cn2013-01-16济南时报

    摘  要:在刚刚结束的济南市两会上,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再次被写入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成为2013年为民办实事之一。农贸市场像超市一样实现食品来源去向可追溯,是否可行?作为全市唯一已经进行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的批发市场,七里堡走上一条试验之路

七里堡市场“超市化”试验 蔬菜即将可追溯

七里堡市场“超市化”试验 蔬菜即将可追溯

  七里堡市场入口,业户刷卡进门,这是蔬菜流通追溯的第一步。

  记者刘天麟 摄

  凌晨1点,城市尚在沉睡之中,七里堡开始了一天中最为繁忙的交易。对济南人来说,七里堡早已不只是一个地名,作为一家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它满足了全市近一半人口的口腹之欲,也解决了数千人的就业问题。

  肉菜、副食调料低廉的价格带来一年29亿元巨额交易,但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也一次次把七里堡推向风口浪尖。农贸市场是不是必然与“不安全”划等号?

  在刚刚结束的济南市两会上,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再次被写入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成为2013年为民办实事之一。

  农贸市场像超市一样实现食品来源去向可追溯,是否可行?作为全市唯一已经进行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的批发市场,七里堡走上一条试验之路……

  □策划 王颖军 采写 本报记者 陈庆芳

  “以前卖菜都是露天的,雨雪天整个市场上都和稀泥,菜都在外面淋着。自从搬进新建交易大厅,雨雪天菜就不会被淋了。”对于在七里堡市场卖了十几年菜的批发商刘雷来说,这是他切身感受到的变化。

  变化最大的是二楼副食调料区。“原来不管哪儿来的货都卖,虽然生意不错,但消费者吃得不放心。现在不一样了,市场上建了食品查验室,每个供货商进门前都得先查验,是谁送的货,送的什么货,一清二楚。”在七里堡市场二楼经营副食调料批发生意的孙女士说。

  济南七里堡蔬菜综合批发市场是东部百姓的“菜篮子”,承载全市约一半人口的肉菜供应。这里是济南市两个肉菜追溯体系试点大型批发市场之一,也是唯一开始筹建肉菜追溯体系的批发市场。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春节前后,七里堡市场第一批100多台电脑秤投入使用后,蔬菜追溯体系将迈出第一步。

  变化1

  有了交易大厅蔬菜不怕雨淋日晒

  七里堡的早晨从凌晨1点开始。10日凌晨1点,这里俨然一片忙碌景象。冬天天冷,大大小小的卡车上盖满厚厚的被子,依次刷卡进门,分别找到自己所在摊位停好。

  刘雷一家三口来自长清,在七里堡市场经营了十几年白菜批发生意。和多数商户一样,刘雷的白菜车午夜12点左右就开进市场。凌晨1点左右,一辆中型卡车,一台磅秤,刘雷一天的生意开张了。他卖的白菜多是从肥城拉来,一车有四五吨重,卖得快的时候,两天能卖掉一车,慢的时候,要三四天才能卖完。多数情况下,他的妻子和女儿负责在卡车上分装白菜,他负责称重。“卖菜挣钱也不容易,我外孙才8个月,闺女就跟着出来卖菜。”刘雷说。

  刘雷去年年底搬到新建的7号交易大厅内。搬进大棚前,刘雷租用的固定摊位是露天的,一到雨雪天,躲都没地方躲,地上也都是泥巴,连个插脚的地方都没有。“后来,市场新建大棚,摊位被占用,无奈搬到市场北头,但是生意一直不好。现在又搬回来,还进了大棚,雨雪天也不用怕菜被淋”。

  经常到七里堡市场批发蔬菜的社区菜贩李先生也享受到交易大棚带来的利好,“下雨天来买菜也不用淋雨了,新建大棚的地面也整洁了,不但买得放心,还能买得舒心”。

  济南七里堡市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振东说,目前市场仅蔬菜批发业户就有800多个。根据规划,七里堡市场一共要建8个大棚,除去已有的两个大棚和新建的7号大棚,预计还要再建5个,才能满足所有批发业户的需求。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网络编辑:颜甲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