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腾百万散伙内情 万达电商如何烧光50亿?

http://www.e23.cn2016-08-03网易

    摘  要:万科、万达高调结盟却最终散伙,万万没想到,意图打造全球最大O2O电商平台的腾讯、百度、万达三巨头合体也分崩离析了。

  万科、万达高调结盟却最终散伙,万万没想到,意图打造全球最大O2O电商平台的腾讯、百度、万达三巨头合体也分崩离析了。

  故事的开始和结束都绕不开一个名字——飞凡。2014年8月,腾百万宣布成立万达电商公司,飞凡作为三方共有开放平台,面向实体购物中心,定制化提供互联网+解决方案,全力探索O2O电商业务。

  飞凡天生骄傲,却命运多舛。因上线初期效果不理想,王健林还曾挥刀干掉了当时的万达电商CEO董策。一年过去,飞凡仍不见起色,腾讯和百度终于等不起了。

  由万达持股70%,腾讯、百度分别持股15%的飞凡电商,首期计划投入50亿,原计划5年投资200亿元。有媒体报道,今年7月,前期资本据信已经烧光,启动第二轮注资时,腾讯、百度不准备继续投钱,于是从飞凡运营公司中退出。

  这个三巨头平台曾经的梦想是铺进万达所有广场、酒店、度假地的电商服务,尽可能外拓客户,实现对万达消费终端、全国范围主流购物中心的全覆盖。公开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6月底,飞凡开放平台合作商业项目超过3000个,飞凡商业联盟拥有商户超40000家,飞凡会员总数超过1.2亿。

  50亿,换3000家购物中心自愿开放会员体系给万达,和1.2亿中国人的消费大数据,腾讯、百度为什么还不买帐?

  除了众所周知的腾百万电商O2O平台未有本质推进之外,网易房产打探到了两年来飞凡发展路上的部分内情——

  僵尸会员泛滥、补贴式烧钱、合作推进艰难,或许可以从另一个维度解释腾百万分手的深层原因。

  首先,所谓的1.2亿会员掺杂了大量水分。面对网易房产,一位接近万达电商的不具名人士给出了一个形象说法——很多飞凡用户都不知道自己是飞凡用户。

  飞凡网罗会员基本依靠Wi-Fi共享手段。“进入万达广场或某个与飞凡合作的购物中心,连免费Wi-Fi时就要点击登陆界面。按国家法规要求,Wi-Fi不能直接连接,需输入手机号,验证成功后才能上网。”

  与飞凡达成合作的北京某购物中心内部人员称,消费者只是想连个Wi-Fi而已,根本不会注意登陆界面下方有一行字,写着“您已自动成为飞凡会员”,但连接成功后,飞凡就默认上网者成为其会员。

  此种用户获取成本虽低,却造成大量影子会员、僵尸会员。腾讯、百度携手万达意在线下大数据变现,自然不会满意。

  相比之下,飞凡APP 的1200万下载量是比1.2亿会员更具参考价值的数字。

  网易房产多方采访获悉,过去两年,万达先后将购物场景下多种刚需行为模块嵌入飞凡APP中,旨在激活用户活跃度。这些模块包括停车、支付、抽奖和SP(促销)等,但拓客本质,却是烧钱。

  以停车为例。飞凡花大力气与全球规模最大的智慧停车企业ETCP结盟,希望实现1万家停车场覆盖,成为全球最大停车场入口。万达广场及飞凡外部合作商业项目均准备接入ETCP,通过与其软硬件对接,打通飞凡旗下商场停车系统。

  “消费者不是必须从飞凡渠道才能交停车费,但是下载飞凡APP后交停车费更便宜。” 知情人士说,类似的补贴思路也扩展到了电影票销售、餐饮和促销等环节。在格瓦拉或猫眼购买一张电影票大约花费20至30元左右,通过飞凡APP购买最便宜只需9块9。

  与购物中心合作的推进过程也难言容易,毕竟万达电商本质上做的事是抢他人饭票。“飞凡APP相当于一个绑定了无数会员卡的总卡,万达可以随时搜刮这3000家购物中心的全部运营数据。”

  不具名人士透露,为了让足够多的购物中心自愿向飞凡开放会员信息和消费数据,这一次万达电商又选择了烧钱路径:

与飞凡合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杜梦飞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