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网络售假退货难问题 识季App被消费者起诉
中国商报(记者 陈晴)近年来,奢侈品垂直电商不断涌现,并以销售价格便宜、商品丰富等被消费者视为“天上掉馅饼”,然而许多“馅饼”却是“陷阱”。奢侈品电商平台识季App就因涉嫌存在网络售假、退货难等问题,而被消费者告上法庭 。
识季App被消费者起诉
记者在中国庭审公开网看到,有一则原告邓女士诉被告上海羽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羽勒)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的视频。记者在企查查上查询到,上海羽勒公司也是识季App的相关运营方。
视频中,据邓女士介绍,2022年12月2日,通过识季App,看到有巴宝莉双肩包售卖,并显示专柜预采现货,有正品保障。因此,其以5494元的价格购得该商品。但12月16日收货后,发现商品存在刮痕、走线不规则以及拉链拉不动等问题。邓女士将该包送到线下相关鉴定机构鉴别,鉴定结果为“假货可能性较大”。
对此,邓女士在12月18日与识季App客服联系,申请退货。客服推诿,并在邓女士多次主动沟通后态度恶劣,关闭了邓女士在平台上的售后通道。
邓女士认为,该平台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并拒绝退货退款,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除要退还本金外,还应支付三倍的赔偿金。
承办法官经审理认为,邓女士2022年12月16日收到货,12月18日申请退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邓女士要求无理由退货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相关经营者没有在App上正当回应当事人的合理诉求,不符合法律规定。另外,消费者依法享有在购买商品时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等公平的交易条件,经营者有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全面的义务,这是经营者的法定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如果提供商品不符合质量要求,消费者也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要求退货。同时该商品还在无理由退货的法定期限内,无论商品是否存在瑕疵,要求退货都是没有法律障碍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经营者有质量担保义务和瑕疵质量举证责任。
由于经营主体存在争议,最终双方达成和解,法官经审理支持邓女士的合理请求,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落实。
记者注意到,在识季App,和邓女士有类似经历的消费者不少。网经社旗下电商大数据库“电数宝”数据显示,“识季”涉嫌存在商品质量、退款、售后服务、网络售假、订单问题、货不对板、退换货难、霸王条款等问题。
在黑猫投诉平台,关于识季App的投诉量达500余条。其中有消费者表示,买了一款以质量好出名的包,结果背了两次,路上加起来一共走了20分钟就坏掉了,属于包带的问题,肯定无法再背了。
对此,北京进复律师事务所律师闫金栋建议,消费者遇到相关问题,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可以通过315投诉热线、向法院提起诉讼等多种途径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真伪问题“雾里看花”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邓女士的权益得到了保障,但由于双方达成和解,故不能通过走司法鉴定程序来鉴定这款包袋是否为正品。该包袋的真假问题又成了未知数。
作为平台方,识季出售的该款商品有具体商家,但识季没有商品为正品的相关证据。在庭审中,识季方面表示,识季进入仓库的商品有一个鉴真的环节。消费者第一次收到的商品上附有中检吊牌,就表示该商品是被中检认可的。
邓女士在庭审中播放的视频显示,其自行找到的第三方鉴定机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通过中检的鉴定,上面会有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可以看到该包具体的情况,并且会出具该包的检验结果。”该鉴定人员认为,识季提供的消费者第一次收到商品上的中检吊牌,只能说明中检和识季App有合作,并没有相应的中检鉴定的溯源查询,说明识季的吊牌无法证明商品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小红书博主发布的识季两次鉴定出具的不同吊牌,右侧为第一次鉴定出具的吊牌。
就此,记者询问了识季客服。客服表示,消费者收到的每一件商品都由识季联合中检制定的检验标准来进行质检,确认无误后挂上质检完成吊牌。如果希望质检吊牌中印有中检的二维码,可以在收到货后反馈给在线客服。
中检被认可成了识季最好的背书,那么识季的货源渠道来自哪里?识季App中的公开信息显示,2016年,识季成立专业的时尚团队,在米兰、巴黎、中国香港等世界各地运营,连接着当地知名的奢侈品百货、专柜和大牌买手店。
而对于邓女士购买的包袋,识季方面在庭审中表示,平台入驻的商家基于保密协议,不对外公示。
真伪问题“雾里看花”。消费者第一次收到货,出现在识季上的中检吊牌是否能够证明商品就是正品?有正规的购货渠道,为何不能出示商品证明?在庭审过程中,识季方面表示,该App的开发者是Inmirror Limited,并非上海羽勒公司,而Inmirror Limited公司注册地在香港。那么,这两家公司是什么关系?是怎样的合作模式?
编辑:王浩